上市新规铺路 小米赴港“吃螃蟹”

股市行情 2022-11-20 07:33今日股市行情www.xyhndec.cn

  小米终于开启了上市之路。5月3日上午,小米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机构认为若此次IPO成功,除腾讯以外,港股科技股将再添一名巨头,而小米布局IoT生态链是最大看点。

  多因素促使集团上市

  昨日,很多人朋友圈被“小米敲定港股上市,工号1000以内员工获财务自由”、“与小米员工相亲,问他的工号”之类戏言刷屏。2010年,雷军创立小米,从此开启了颇具传奇故事的发展历程,仅用4年时间就攀上国内智能手机第一梯队。在昨日的招股说明书中,雷军写了一封情怀满满的董事长公开信,他在信中称,“8年来的每一天里,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的愿景都在驱动着我们努力创新。”

  许多用户是从小米手机认识小米品牌的,招股说明书引用专业数据调研机构IDC的报告,宣称自己是仅次于苹果、三星和华为的“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发展至今,已覆盖几乎所有家电产品,核心产品以电视、家居小家电、照明为主。小米在招股说明书自我定位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关于上市,创始人雷军最初态度并不积极。他两年前曾表示,公司现金流充裕,5年内不考虑上市,这也成为昨日小米赴港上市后,被网友嘲笑雷军言行不一的梗。对此,机构的看法是雷军是因为香港上市的政策变化,其态度才变化。

  “同股不同权成为小米入港的关键。” 分析师郑宏达表示,小米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如何在上市之后仍然牢牢掌控企业是其创始团队权衡的重点。此前,香港联交所一直认为所有股东应公平对待,即实行同股同权。却错过了,后者转而登陆纽交所,一度成为市值最大的中国科技股。美国证券交易所自上世纪便实行同股不同权,创始股东凭借少数股权维持着对公司的控制,吸引了全球许多科技企业。基于此,今年2月23日,港交所终于推出《上市规则》改革的具体细则,将在《主板规则》中新增章节,针对同股不同权的准上市公司。对于小米这般优质的成长型科技公司,港交所也极力争取其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是同股不同权的改革需要重要公司作好领头羊,另一方面能够与腾讯共同壮大港股科技股的声势。

  值得注意的是,主营业务是智能手机的小米正在面临见顶的市场。根据IDC近日发布最新行业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首个季度,全球共出货3.361亿部智能手机产品,较2017年同期的3.444亿部略微下滑2.4%。报告指出,全球智能机出货量之所以会呈现出下滑趋势,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出货量跌破1亿大关。由此可见接下来,手机厂商们将对存量市场进行更加激烈的争夺。

  布局生态链定位年轻人

  机构投资者还看好的就是小米已经逐步成型的IoT生态链。“小米布局IoT生态链,避开与BAT直接争夺用户数的战场,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分析师蒯剑如此表示。

  小米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建成了最大消费类IoT平台,链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还拥有1.9亿MIUI活跃用户。在市场上,小米定位年轻人,运用各种饥饿营销手段,在营销端,小米开启模式,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线上定位“精品电商”,线下主要以小米之家为主。

  小米从其诞生至今,赢得口碑的撒手锏是其产品的高性价比。不过高性价比也是双刃剑,低利润率让小米在许多国家获得了市场份额,但也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尤其在招股说明书中,小米掌门人雷军再度重复了一次他的经营理念,“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此前他在母校中曾表示,如超过,将把超过5%的部分用合理的方式返还给小米用户。虽然有网友认为雷军这是给用户画饼,一些投资人认为,低利润率将会限制小米未来的盈利能力。

  “我们认为小米的高性价比一方面是其基于长远规划,压缩自身利润以快速占据市场。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其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使其产品真正能够做到低成本、高品控。” 分析认为,小米在投资的生态链公司中都不控股而只是成为投资人,从而把最大的利益分配给团队。对于许多传统家电企业,SKU过多造成管理难度加大、周转速度不够快、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是效率无法提升的重要因素,小米对于生态链公司的策略值得参考。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