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中国版QE还有多远
解读:
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之际,外媒报道了几种央行可能推出的应对政策,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版QE”。围绕这一点,市场热议至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流传甚广的行动选项谈不上“QE”。
美联储、欧洲央行及日本央行推出的QE政策是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不同类型。
第一种情况下,央行在金融危机期间通过购买金融资产(比如政府债券和房地产抵押债券)向市场和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资金。这种操作主要是为了控制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投资者的恐慌而引发的挤兑,类似于央行充当贷款人的职能。
第二类QE是指央行通过购买长期债券来压低长期利率,其目的是帮助实体经济复苏。在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经济恶化程度超出了以往的政策范围。在美联储制定的短期利率已经被降低到零附近之后,美国经济继续恶化。此时,传统的货币政策无路可走,美联储只好采用购买长期债券的方式,直接降低长期利率,帮助经济复苏。
再来看看从外媒传出的几种中国央行可能采取的行动
1.德意志交易所旗下的MNI通讯社援引匿名知情人消息称,中国央行考虑采取非常规措施,将直接从银行购买资产,以此鼓励银行购买地方债。或者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地方债。
2.外媒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称,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统一发文指出,将允许地方债纳入商业银行抵押品范围,并可按规定在交易场所展开回购交易;允许银行以地方债作抵押,直接从财政部、央行等获得低成本资金。
为何上述行动并非等同于美联储QE?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即使上面这些传言属实,其与上述发达国家执行的QE政策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触发QE,必须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而中国离此尚远要有QE触发的双零条件,就是实际经济增长要逼近零,还有政策利率也是逼近零,这个双零条件必须具备,才有可能触发QE的操作,就是非常规的政策性操作。而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发展,一季度是7%左右,在全球大的经济体中也是最高的之一。整个的政策性利率(距离零利率)还很远,所以中国离双零条件还有非常远的距离。而且,现在有充足的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空间,不断地有很多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工具箱里工具很多而且弹药也很充足,完全有能力有手段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远远不用采取非常规性的操作。
王健和贾莺给出的理由是,上述中国央行可能的政策与美联储等执行的QE有着本质的差别。中国的政策属于为财政政策融资,而非独立的货币政策。而美联储等的政策属于货币政策比如中国央行从商业银行直接购买资产的操作更类似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这属于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由于中国经济减速和房地产市场放缓,商业银行存在很多流动性差,风险高的资产。一种思路就是由人民银行购买这些资产,这样银行就可以卖出手中的不良资产,获得资金,从而轻装上阵,提高对外贷款的动力和能力。显然这种操作既不属于第一类在金融危机期间提供紧急贷款的QE,也不是第二类为压低长期利率的QE,而是帮助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金融救助。这种救助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比如90年代国企改革时。这种政策的本质是通过财政收入或者通胀为长期积累下来的银行不良资产买单,属于财政政策,而央行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是为这种财政政策提供资金,并非制定上面提到的QE货币政策。
全球股市行情
- 广发证券至强版7.0下载 广发证券至强版下载安装
- 中国证券公司一览表 中国证券公司列表
- 上证指数行情:上证指数行情实时走势图
-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指数是多少
- 今日油价92汽油 最新贵州今日油价92汽油价格表
- 今天股市大跌的原因 今天股市大跌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 股票涨幅排名 股票涨幅排名怎么看
- 股票最新消息 美国股票最新消息
- 东博老股民:东博老股民估值法
- 德国人均gdp 德国人均gdp是多少
- 东北电气股票行情 st东北电气股票行情
- 东北3260传销骗局 东北传销通缉在逃人员名单
- 国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 国贸股份股票 国贸股份股票为什么跌那么多
- 国际油价最新消息原油
- 国际黄金实时行情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