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审理特大非法集资案 伪装实业公司筹资800余万
中金网02月13日讯 ,近日,阆中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仅南充地区,目前已被提起公诉8人,在逃人员4人,受害人数百余人,涉案金额800余万。据悉,该起非法集资事件还涉及其余4省市,被另案处理,目前该案仍在侦查中。
阆中审理特大非法集资案 伪装实业公司筹资800余万
胆大非法集资800余万
2013年9月,姚某因资金缺乏,伙同汪某、曹某、刘某策划在全国设立农业开发公司,并先后在5省市设立了分公司,以分公司名义筹集资金帮助总公司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在未取得融资资质,且明知自己到期后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姚某仍要求其聘用的员工采用打电话、熟人推荐等方式在南充市范围内宣扬公司虚假资金实力,向社会吸收资金。截止案发时,仅南充地区共计吸收存款已达800余万元,尚有750余万元未予归还。该起非法集资事件还涉及其余4省市,被另案处理,目前该案仍在侦查中。
迷惑伪装成实力雄厚公司
“企业融资必须取得国家相应资质,但比起企业是否有融资资质,民众确更为看重企业是否具有偿还能力。”阆中法院刑庭庭长赵敏介绍,基于此,非法集资企业都会粉饰自身,以达到迷惑目的。
赵敏介绍,以非法集资为目的企业,一般都办理了一些必要的资质,并且聘用相关员工从事相关事务,有别于虚假设立的企业。
“为取得集资人的信任,大多数公司都会伪装成实力雄厚的实业公司。”赵敏称,本案中,农业公司的营业场所位于南充市市中心黄金地段,员工经过岗前培训,社会礼仪到位,制服统一考究,看起来很有实力。
农业开发总公司本身确实从事农产品(000061,股吧)生产加工,集资宣扬时的项目也确实存在,部分筹集的资金也用于相应的项目中,并按允诺支付了部分利息。
,该公司为增加可信度,公司工作人员还会带部分客户参观公司项目。“但公司的项目基本处于停产阶段,连员工的名字都是假名。”赵敏称,面对这样的变身,普通民众面对“高利”诱惑,便真的是集资、融资“傻傻分不清楚”。
分成层层提成高达20%
在较为活跃的民间资本市场背景下,确有部分民间资本通过坊间投资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在多方宣传后,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那么,非法集资资金流向如何?
赵敏解释道,本案中,姚某为筹集资金,在南充分公司聘用员工“拉客户”,普通员工与业务员、负责人、经理均有提成,层层提成就高达筹集资金的20%,余下资金要保障南充分公司正常运作,下余资金会直接打在公司负责人盖某个人账户下,剩余小部分用于公司项目和支付部分利息。,没有实际运作的公司,不可能产生高额利润回报投资者,这也是投资与融资本质区别。
全球股市行情
- 广发证券至强版7.0下载 广发证券至强版下载安装
- 中国证券公司一览表 中国证券公司列表
- 上证指数行情:上证指数行情实时走势图
-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指数是多少
- 今日油价92汽油 最新贵州今日油价92汽油价格表
- 今天股市大跌的原因 今天股市大跌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 股票涨幅排名 股票涨幅排名怎么看
- 股票最新消息 美国股票最新消息
- 东博老股民:东博老股民估值法
- 德国人均gdp 德国人均gdp是多少
- 东北电气股票行情 st东北电气股票行情
- 东北3260传销骗局 东北传销通缉在逃人员名单
- 国内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 国贸股份股票 国贸股份股票为什么跌那么多
- 国际油价最新消息原油
- 国际黄金实时行情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