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配图)
最近一段时间,柴油紧缺并未因为各方的紧急应对而放慢步伐,反而以愈演愈烈的态势蔓延至多个领域。
而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却向我们显示了一番图景继2009年成品油供过于求之后,2010年由于全国将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成品油市场,包括柴油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明明是总体产能过剩,却突然间变身“到处难求”。愈演愈烈的柴油荒是供需逆转,还是存在幕后推手?
柴油荒蔓延至多个领域
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等炼化企业一度担心柴油产能过剩。,自10月底以来,柴油供需形势急转直下。柴油荒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柴油需求量较大地区爆发。在这些省份,民营加油站无柴油可售,“批零倒挂”现象频现,油荒愈演愈烈。
据统计,在中国南方,目前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柴油断货而停业,广东、江苏、浙江等省数量均高达几百家。11月份以来,中石油原油日加工量达到40万吨历史最高水平,日均生产柴油达到16.8万吨,预计全月较10月份增加30万吨柴油供应量。
,这些措施并没能遏制住柴油荒蔓延。150艘船舶因缺油滞留于长江南京段。多家民营快递公司因柴油紧缺上调快递价格。康师傅前不久也发生了由柴油荒导致的停工事件。还有分析指出,柴油荒已致四川蔬菜价格上涨。
油荒还迅速波及公共服务行业。在宁夏固原,145辆城市公交车因油荒而停运。在南京,多家以柴油车为运输主力的液化气公司,目前柴油库存已见底。在重庆,因殡仪馆缺油,一些家属开始自寻柴油火化遗体。这场柴油荒目前正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蔓延。
国际能源署分析,近期中国发生的柴油供应紧张态势可能将至少持续到明年2月份。
柴油去向迷雾重重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前9个月成品油产量增幅明显,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消化库存,完成季度销售任务,拼命加大出口,不断向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甚至不惜低价出口。(编注中国海关统计咨询服务中心1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柴油出口量为36万吨,柴油进口量为4万吨。道琼斯通讯社计算显示,中国10月份柴油出口量环比和同比均持稳,但进口量环比与同比均大幅下降。)海关统计显示,9月、10月,成品油出口均价明显降低。时隔不久就到处闹油荒,原因何在?
中石油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当前柴油荒的六大原因,分别为一、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倒挂日趋严重,一些地方炼油企业、社会炼油厂由于严重亏损,已大幅减产甚至停止生产;二、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柴油需求进一步增加;三、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消费旺季,量少、需求大;四、由于国内部分炼厂设备8月和9月需要检修,而9月和10月正处于柴油销售旺季,加快了柴油紧缺的出现;五、“突击式拉闸限电”直接推动了柴油紧缺的快速形成;六、民间游资炒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柴油供应,柴油的“批零倒挂”现象较严重。
这份出自中石油相关专家的原因分析,引发了业界诸多质疑
,10月26日国内成品油上调价格后,国内成品油价已逐步同国际接轨,为什么还说“倒挂日趋严重”?
,既然批发价格已持续上涨导致批零倒挂,那证明地炼炼油有利可图,难道地炼企业会减产停工?
第三,既然明知每年第四季度是柴油销售旺季,为何不提前准备,前9个月通过增加出口去库存又如何解释?
第四,每年9月、10月都是柴油消费旺季,部分炼厂为何偏选此时检修?
第五,柴油需求随着经济复苏的增加应是渐进过程,难道相关部门和企业没对柴油消费量实施必要监控和提前预警?“供需缺口、资源短缺是本次油荒的一部分理由,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根本。”一位能源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