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十二五”将扩权?

炒股技巧 2019-10-22 12:40炒股技巧www.xyhndec.cn
摘要即便是回到平稳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也需要更加保持谨慎,也需要在情况一旦发生变化时,中央银行所关注的重点以及使用的工具能够适时切换,从而作出应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9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如此表述对中央银行政策目标调整的观点。 中央银行的政策...

  “即便是回到平稳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也需要更加保持谨慎,也需要在情况一旦发生变化时,中央银行所关注的重点以及使用的工具能够适时切换,从而作出应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9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如此表述对中央银行政策目标调整的观点。

  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应该是什么?在金融危机之前,包括美联储在内的欧美国家央行选择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单一制的目标。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提法频繁见诸于报端,各国央行及其下属机构所制定的政策被要求符合多目标制效果。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海共同举办“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一位内部知情人士告诉本刊“此次会议重要议题涉及中国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要求下监管目标和具体方式的讨论,调整央行监管职责或将纳入‘十二五’和更长远的规划。”

  下一个五年的央行新职责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指金融监管当局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以整个金融体系为监管对象,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加强监管。

  今年8月以来,伴随着英美等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出台,中国央行加强了对国内金融监管体系调整的迫切性警示。

  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当前应把握国际趋势并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将宏观审慎管理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及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

  该表述被外界解读为,央行将在“十二五”期间强化其在宏观审慎监管上的职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朱民告诉本刊“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后各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中,均已明确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监管责任和框架的,必须赋予央行集中和处理日常系统性风险管理的责任,这是对央行重大的改革。”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了以抑制通胀预期为主兼顾其他因素的多目标政策职能。

  朱民坦言,金融监管改革已从美国到英国,会迅速向全球推广,将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的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似乎也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联合举行“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的初衷。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欧美主要金融大国已开始筑建监管大坝,在人民币升值及中国央行加息的预期诱惑下,逐利的国际金融资本将纷涌中国,后者的金融监管体系如不防备,极可能受到冲击。这在一些国际金融大鳄的表态中已可看出端倪。

  “下个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会选择亚洲,我会选择中国。”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在9月上海举行的一次论坛上告诉本刊“除了经济增长潜力原因之外,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已经或正将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极大降低金融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的潜在机会。”言外之意,非常明显。

  中国央行对此并非视而不见。9月末,周小川在上海表示,在宏观层面,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不足,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

  欧美金融改革“学中国”?

  宏观审慎管理的具体形式是什么?

  渣打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籁思告诉本刊“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西方学者提出了金融监管‘向亚洲学习’的口号。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重大冲击主要原因是‘监管太死’,目前全球正在探索新的宏观审慎监管正是要在‘监管太少’与‘监管太多’之间寻找平衡。”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