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展会遭遇成长天花板
定位四不像 参展似赶集
“权威性不够、专业性不强”,这已成为当前中国众多家电展会一直面临却未曾破解的问题。近年来,各类家电博览会层出不穷,有相关行业协会主办的,有地方政府主办的,还有第三方展览公司主办,这一系列展会均以“传播品牌形象、交流行业经验、拓展全球商机、引领行业趋势”为目标,但却沦为“行业内部的联欢会、主办机构的赚钱机器”,未能真正构建起展会对于家电企业的核心吸引力
“一大帮中老年人,成群结队,手上拎了十几个资料袋,每到一个展位上就要资料单、要手提袋,有的还把家里的购物小车拉过来了,乍一看以为是赶大集的,其实这是中国的各类家电展会的现场。”
黄羽,这位在国内某家电企业已拥有10年海外市场拓展从事经验的外贸部经理,一跟《中国企业报》记者谈及国内的众多家电展会,就连连摇头。在他看来,中国的许多家电展会总是想将自身打造成为“最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展会,最终却陷入了“定位不清、四不像”的尴尬境地中。
“除了广交会,对于国内其它的家电展会,我们均没有太大的兴趣。”多位家电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在接受 《中国企业报》采访时,均发出了上述相同的声音。10月15日,一年两次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如期在广州拉开大幕,每年均是在第一期亮相的电子及家电类展区,获得了来自美的、TCL、海信、长虹、格兰仕、海尔、志高、春兰、美菱、新科等众多大中型家电企业的集体青睐。
广交会为何受到了众多家电企业的青睐,而其它家电展会为何又会遭到企业的不待见?一热一冷的背后,到底折射出中国家电展会的哪些问题?已经走过了30年的家电产业,家电展会的兴起也有近20年的时间,为何中国家电和电子领域,始终办不出像美国CES、德国IFA这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展会?本期,《中国企业报》记者将为你解读上述问题。
家电展会年年有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的家电展会还真不少。目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展会主要有中国电子商会主导的青岛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家电协会牵头主办的中国家电博览会、顺德区政府主导的中国顺德家用电器博览会、中国制冷工业协会等牵头组织的中国制冷展,以及宁波市政府举办的中国宁波家电电子展览会、安徽省政府主导的中国合肥家用电器博览会。,还有中国深圳消费电子展,以及众多第三方的专业展览会组织的一些区域性的家电零部件、整机采购贸易展会。
从各类展会举办的时间来看,当前这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家电展会,已经为国内众多家电企业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展会安排路线图。从3月份,中国家电协会的家电展在上海举办,到4月份中电的深圳消费电子展在深圳举办、7月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展和中国制冷展也先后于青岛和北京(或上海)开幕、9月宁波的家电电子展召开、10月广交会和顺德家电展相继召开,11月则以合肥的家电博览会收尾。
据了解,中国家电协会的家电博览会原定于每两年举办一次,此前一直在北京举办。不过,随着北京家电制造产业的败落,于几年前便移师上海。今年,原计划在上海举办的家电博览会,因受到上海世博会的冲击而推迟。多年来,由于中国家电协会一直面向白电企业,展会参与者也一直为协会的会员企业。
最近5年来,青岛的消费电子博览会,由于有了美国CES主办方的加盟合作,在影响力上有所提升,试图将其打造成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不过,随着今年青岛电博会主办方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CEA签署的5年合作协议到期,有消息称美国方面看到近年来青岛电博会的参展企业缩小、展会定位不明晰,为了展会热闹加了家电下乡,以及深圳、合肥等地的中小企业贸易团,偏离了双方当初合作的设想,有意结束合作。不过,青岛电博会主办方否认了这一传闻,并表示双方正在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