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车企的“麻辣诱惑”
成都车展之前,吉利汽车帝豪事业部副总经理黄海涛特意去了一趟位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的吉利基地,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工厂正在进行车型生产的第二阶段标准化匹配工作,紧接着吉利成都基地就将进行SOP(标准作业程序)的调试,为车辆量产作准备。
去年10月28日,吉利成都基地的首款SUV车型——GX718正式下线,作为成都基地的阶段性成果,GX718车型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向市场,在此之前是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这将是成都龙泉驿区推向市场的第三款整车。
龙泉驿区现象
吉利成都项目2007年落户成都龙泉驿区,同年10月成立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资总额13.5亿元人民币,建成以多用途乘用车SUV为主,经济型轿车、皮卡车为辅的柔性整车生产平台。
在一期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成都市2000余人的就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1亿元。吉利项目仅为龙泉驿区诸多汽车项目其中之一,目前,一汽大众捷达、川汽野马等整车项目已经先后落户在这里。
2002年10月21日看好西部市场的一汽集团,注资2亿元建设四川省旅行车制造厂,2005年3月4日又使其变为“成都基地性质”的全资子公司。
2007年,占地面积1220亩,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的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成立,投产德国大众品牌的轿车产品。起步规模为年产15万辆,最终形成年产35万辆轿车的能力。全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到400亿元以上。
2010年5月,投资额36亿元、占地45万平方米的一汽丰田成都新工厂又正式投产,生产新款普拉多与柯斯达,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3万辆提升至3万辆。,还有一汽的新能源汽车和川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此投建。
龙泉驿区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整车和零部件领域的汽车项目正鳞次栉比地建造起来。这里已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培养的两大“特色型成长型千亿产业园区”之一。截至2010年,已聚集包括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100多个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项目。
今年,龙泉驿区实现整车制造10万辆,产值240亿元,汽车贸易额200亿元。到2020年,实现整车制造120万辆,产值2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25万辆,产值400亿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60%,汽车贸易额1800亿元,汽车娱乐业产值500亿元。
龙泉驿区仅是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而成都又是整个西部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西部的“麻辣”诱惑
车企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西部。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增长率偏低,而三四线城市仍旧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30%以上。吉利汽车副总裁刘金良表示“就吉利汽车而言,2010年呈现出西部快于东部,北部快于南部,三四线快于一二线,未来吉利整体销量的增长点还是要渠道下沉。”
今年1~8月,吉利汽车在四川、贵州、云南三个省的销量分别为8000余辆、5000余辆、4000余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4%、80%、25%,成为吉利各个销售区域中,增长最快的省份。
而来自比亚迪的数据显示,比亚迪F6销售排名前十的地区中,四川、湖南、重庆等中西部省份占了3个席位,其中,甘肃、云南、贵州等地成为F6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比亚迪在中西部地区的销售一路领先。
西部市场对于厂家的诱惑力,使得各个企业对在西部布局趋之若鹜。以吉利为例,西部布局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战略步骤之一。在距兰州市区70公里开外的一片荒原上,吉利正在打造年产整车12万辆,引进配套零部件企业二三十家,年创产值百亿元的西北首个轿车城。
2009年,吉利兰州基地生产轿车1.8万辆,产品全部销往西北各地,并沿欧亚大陆桥出口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