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历北京“另类”堵车:红绿灯成摆设
9月21日,北京中秋小长假前的一个工作日。交管部门预计,当日交通压力将呈现压力集中,且持续时间长的态势,晚高峰或从下午3点持续至晚上10点结束。
,受近日来北京大堵车的后续影响,市民多心有余悸,加之各方面信息对实时交通的持续关注,人们纷纷选择错峰出行,或采取其他交通工具出行等方式应对,致使21日最终并未出现各方所担心的大堵车情况。
就在城区主要道路及环线依旧呈现堵势,但程度远不及前几日拥堵的大背景下,记者却经历了“另类”拥堵。短短300米的路口,却耗时1小时40分钟。
当日下午5:30,记者驾车到达朝阳区管庄路(南北向),准备行驶至管庄路与朝阳北路(东西向)交汇处左转向东行驶。
记者自北向南在管庄路上正常行驶,距离与朝阳北路的交会路口仅300米处,迫于车流量太大,由北向南车流纷纷占用对面车道行驶,原本双向四车道通行的马路瞬间变成单向四车道的“单行线”。
由于管庄路北向南车流占道,从南向北车辆无法通行,朝阳北路由东向西车流同样集中,依旧无法通行,加之朝阳北路西向东预左转至朝阳北路向北行驶的车流汇集,朝阳北路与管庄路交会十字路口被彻底堵死。
一时间,红绿灯似乎成了摆设,任其频繁变化,路口的车辆却都纹丝不动。无奈之下,有热心车主干脆下车指挥这摊“残局”。指挥者毕竟非专业出身,难免进度缓慢;加之自身不是执法人员,难免会出现疏通一处又堵一处的尴尬。
直至晚间710,记者终于驾车从管庄路与朝阳北路交会十字路口“艰难”左转至朝阳北路向东行驶,才驶出“堵局”。
综合现场分析,记者认为,造成此“另类”拥堵的主要原因在于车流占道行驶。原本被划分成双向四车道通行的道路怎就在一辆车占道强行后引发不可收拾的群体跟风效应呢?
恰在这时,从北京交通台里传出这样的声音素质!素质!呼吁占道车恢复至其原本行驶的路线!
交通规则是一种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需要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克制来遵守,这样,才能交通运行顺畅、有序、高效,但在规范被破坏或者不被遵守时,就会带来可怕的混乱。
再有,偌大的北京城,交管力量及其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次“另类”拥堵的整整1小时40分钟里,现场却未见交管人员的身影。看来,要使首都不再成为“首堵”,软件和硬件都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