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市值7000亿(甘李药业未来市值万亿)
1、中国医学企业联盟会,有什么保健产品买?有灵黄保健品口服液买吗
天狮集团简介
1995年李金元先生于中国
2、世界500强企业涉及医疗器械的有哪些?
1、辉瑞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医药企业,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以研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公司。2000年6月,辉瑞和华纳·兰伯特公司合并,2003年4月,辉瑞公司对法玛西亚进行并购。新辉瑞是一家拥有空前规模、广泛的产品治疗领域和产品系列的全球药业巨头。公司的创新产品行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检测技术,辉瑞在中国的各个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新的辉瑞公司目前在中国上市了40多种创新医药产品。这些相互补充的产品组合在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神经科、感染性疾病、关节炎和炎症、泌尿科、眼科和肿瘤科治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是由美国辉瑞公司与大连制药厂于1989年合资建成的大型现代化制药企业。
2、阿斯利康公司——是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的世界第四大制药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后盾,致力于研制、开发、生产和营销优越的产品,在心血管、消化、麻醉、肿瘤、呼吸五大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研发总部位于瑞典,在全球设有11个研发中心、3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售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雇员超过5万人。1999年销售额高达177.91亿美元。2004年公司销售额超过214亿美元,在心血管、消化、呼吸、麻醉、肿瘤和中枢神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阿斯利康被列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全球)以及显示企业良好社会责任度的富时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 Index)。
世界500强之一的阿斯利康在中国投资一亿美元建厂,显示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大陆的19个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生产基地于2001年正式投产,阿斯利康临床研究中心于2002年在上海挂牌成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现有1500余名员工,分布在生产、销售、市场推广、临床研究等领域。
3、强生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强生公司的名字是高质量及可信赖的代名词。名列全美50家最大的企业之一,也被列入全世界阵容最为强大的药品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886年,今天,强生公司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0多家分公司和230个办事机构,在世界54个国家设有200家子公司,全球共有员工112000多名,产品畅销全球175个国家。被〈商业周刊〉评为2001年度全美最佳经营业绩的上市公司,2002年度全美50家表现最杰出公司榜首,2002年度全美“最佳声誉公司”,2003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受赞赏公司之第5位。
4、葛兰素史克公司——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药厂,全球500强企业。在中国拥有2000多名员工,销售遍布60几个城市。葛兰素史克还为中国的医药和保健事业作出贡献。1998年6月,公司向中国卫生部捐款1百万美元,用于肝炎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普及和医学教育。还从1997年起资助中华医学会中青年肝病科研奖,旨在鼓励在中国开展肝病防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并帮助患者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其主要产品有用于乙肝治疗的贺普丁,抗生素复达欣、西力欣,治疗糖尿病的文迪雅,及防治哮喘及季节性鼻炎的定量吸入剂系列,以及疫苗系列。
5、默克公司——是一家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药品研制与营销的跨国集团公司,1999年公司全球销售额达327亿美元;公司曾15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十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在1999年8月的美国《商业周刊》全球1000家公司排名榜上,公司名列第12位并且市场价值已超过1,598亿美元。公司在中国主要推广抗菌素、前列腺增生症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降脂药、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骨质疏松用药和疫苗等世界领先的产品。1994年公司在中国成立了首家合资企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默克公司部分产品。
6、诺华公司——是全球制药保健行业跨国集团,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目前在华投资约一亿美元,其核心业务涉及专利药、非专利药、眼睛护理、消费者保健和动物保健等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用营养品提供商之一,并生产婴儿食品及保健营养品。北京诺华制药成立于1987年。公司成立之初名为“北京汽巴-嘉基制药有限公司”1996年更名为“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扶他林、新山地明、善宁、来适可、代文、兰美抒等。
7、豪夫迈·罗氏公司——是在国际健康事业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以科研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罗氏始创于1896年10月,经过百年发展,业务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共拥有近66,000名员工。罗氏的业务范围主要涉及药品、医疗诊断、维生素和精细化工、香精香料等四个领域。罗氏还在一些重要的医学领域如神经系统、病毒学、传染病学、肿瘤学、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皮肤病学、新陈代谢紊乱及骨科疾病等领域从事开发、发展和产品销售。
8、拜耳公司——是世界制药巨头,全球500强企业。总部位于德国,全球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1863年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
9、赛诺菲-安万特公司——是2004年5月,由安万特与赛诺菲合并缔造出欧盟最大的制药企业,成为继美国辉瑞和英国葛兰素史克的世界第三大制药巨头。全球员工超过10万人。公司致力于在处方药、疫苗、治疗用蛋白、农作物生产和保护、动物保健和动物营养等领域里创新产品,
10、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是全球500强企业,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主要业务涵盖医药产品、日用消费品、营养品及医疗器械。100多年历史,现年销售额为200多亿美元,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4000多名员工,公司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代谢及传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以及癌症的创新药物研制方面,以及在消费者自疗药品、婴儿配方奶粉和美发产品的研制、生产方面居全球领先地位。每年从事科研及开发的经费超过15亿美元,有4,200多名科学家及工作人员进行科研工作。
11、礼来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究为基础的医药公司,致力于为全人类创造和提供以药物为基础的创新医疗保健方案,使人们生活过得根长久、更健康、更有活力。公司始建于1876年,总部位于美国印地安那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拥有雇员31285人,其中在美国以外的员工就有15802人。员工中从事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19%。其产品在17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在9个国家设有研发机构,从事临床研究试验的国家超过30个。
12、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总部设在德国,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60多家公司和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达二万七千多名。经营范围从人体用药涉及到化工、兽药及食品等多种领域,享有“呼吸病专家”的美誉。公司研究开发的目标是持续不断地为市场提供创新的、专有的、高效益的产品,及确保研究开发的最高质量并力求做到保证其技术基础紧跟科学前沿,保证研究开发人员的知识技能稳定进步。
13、惠氏-白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以研究为基础制药和健康护理产品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现有员工48000人。它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研究、开发及制造和经营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疫苗、生物工程、农产品以及动物健康产品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
14、诺和诺德——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开发和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诺和诺德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员工总数18,000人,分布于70个国家,产品销售遍布179个国家。在欧美均建有生产厂。诺和诺德的产品6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市场。1994年初,在北京建立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总部和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并在天津兴建现代化生产工厂。
15、雅培制药——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医药保健产品公司,1888年在美国芝加哥创立。目前共有员工约57,000名,在全球各地分别从事生产、分销及联营业务。1999年公司营业额达132亿美元。雅培的产品主要包括药品、营养品、医院及诊断产品。雅培更是一个重视科研发展的公司,每年都投入10多亿美元在科研工作上。雅培高质量且多元化的产品正在为世界130多个国家的患者提供诊断、治疗、维持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
16、先灵葆雅——是一家世界著名的以科研为基础的国际性制药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建有工厂,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附属公司,125个地区上市销售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兽药,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先灵葆雅在全球上市的产品种类包括血液、肿瘤、肝炎、呼吸/过敏、抗感染、皮肤、心血管等不同领域。
17、安进公司——是由一群科学家和风险投资商于1980年创建的。原供职于雅培公司Gee B.Rathmann博士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首任董事长兼CEO。2001年12月,安进公司以160亿美元并购美国另一家生物技术领域顶尖企业“英姆纳克斯公司”。安进公司的这两个全球商业化最为成功的生物技术药物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仅造福了无数血液透析患者和癌症化疗患者,也为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利润。2000年财富500强排名,安进公司排在455位。2000年在全球医药50强中排在21位。
18、武田制药——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公司,也是日本最大的制药公司。2000财政年公司销售额为87.09亿美元,自从1999年12月在日本上市以来销售额的强势增长,帮助抵消了武田公司因卷入北美维他命协议丑闻而受罚逾亿美元的额外损失。而自1999年6月上市以来的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坎伐沙坦(candesartan),则获得了近亿美元的国内销售额。武田制药在中国同天津力生制药厂合资成立了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并得到GMP认证。
19、山之内-藤泽制药——两家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占据日本国内7.75%的市场份额,跃居第一位。合并后公司拥有的医药信息担当人员将倍增至2400人,不仅位居国内首位,也与欧美同行巨头不相上下。医药品的销售额也将高达8800亿日元,超越现在处于第二位的三共药业,紧逼目前处于首位的武田药业,在全球医药范围内排名第17位。
20、梯瓦集团——旗下拥有20多家遍布全球的全资子公司,是美国非专利药市场的第一大公司和全美最大的药品供应商,美国每15种处方药就有1种为泰华集团提供。2005年7月斥资7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vax制药集团后,成为世界仿制药领域的头号巨头。在北美、以色列、欧洲,TEVA集团生产的抗肿瘤类、抗生素类等非专利药超过300种,其2004年全球销售收入为50亿美元。
3、股值20亿的生物医药股有那些
搜索生物医药板块,再看流通市值,就能找到匹配的了。
4、1医药没有受到政策影响的个股 2有哪些上市公司是稳增长的 3在弱市之中应该怎样找到好的股票了,求解?...
送给每一位在产业中拼搏的企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过去二十年,中国医药市场低基数、高成长、粗放式发展1990-2011 年中国卫生费用复合增长率17.6%,略高于名义GDP 复合增速16.6%,实现了低基数上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供给端看,企业粗放式发展,内资药企收入占比73%,国产仿制药发展到极致,低质高价仿制药成为产 业链灰色地带的受益者,多数企业低层次竞争,没有创新,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即便如此,仍成长出一批有远见的药企,化学药中的恒瑞医药,中药里的云南白 药、康美药业、东阿阿胶和天士力都是医药板块过去十年涨幅居前十的股票。
当前发展模式积累了深层次矛盾医药产品患者认知壁垒高、医疗服务定价过低和支付方监管缺位,医院运行成为一个黑箱,医药产业链形成了一条灰色 利益链,导致上游制造业无法集中;渠道分销商无法以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参与竞争,无法集中;医生定价过低,医患矛盾急剧上升,挫伤了医生从业前景;医院依 赖药品、器
械和耗材盈利,医保资金难以长期维系。
大变革的帷幕正在徐徐拉开变革的核心是医院市场化,打破医院运行黑箱,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还医生自由之身、探索医药分开,以真正切断和上游渠 道的利益链;以此,行业监管多管齐下,围绕生产方的质量和环保、渠道方的药品差价管理正在推进中,支付方的市场化运营也在探索中,大变革已是大势所 趋。
大转型势在必行在这场变革中,企业必须顺势而为,谋求转型。生产企业将从无序竞争走向创新+差异化,或低成本+规模化。渠道方面,底价代理模 式必须转型,底价代理商或向上游延伸进入制造业;或转型为专业销售商;或彻底退出行业;医药流通商在变革中从价差盈利模式转向服务盈利模式。医院从"以药 养医"、"以械养医"转型为"以医养医"。医保从后付费转向预付费,从按项目付费转向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转型将会带来更加持续和丰富的投资机会,流 通行业加速集中;制药企业差异化经营;医院门诊药房剥离,零售药房取而代之;单体医院走向医院管理集团;随着时间推移,电子商务、集中采购、健康保险和第 三方检测等服务
组织将获得蓬勃发展。
下一个十年,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未来十年,中国医保从"广覆盖"走向"高保障";中国人口加速老龄化,但因为尚在老龄化初期,卫生费用支出压 力不会很大;在这场大变革和大转型中,医院端的诱导消费转向刚性消费。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卫生费用复合增速13.6%,药品市场复合增速13.5%,高于名 义GDP 复合增速10.3%,医药板块相对市场溢价将维持;由于未来十年是资源加速向大企业集中的十年,优势企业相对过去十年不会减速,其相对板块溢价也将维持。 回顾美国和日本市场,卫生保健是市场涨幅第一和第二的行业,其后得益于制药业增速长期高于其他制造业,美国卫生保健在两个阶段获得了超额收 益,1981-1991 年卫生保健指数大幅跑赢
市场,制药个股均大幅上涨,1994-2002 年卫生保健指数小幅跑赢市场,医药个股分化,表现出强者恒强特征,而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作为新型业务生力军带动小公司股价上涨;日本卫生保健在 1975-1986 年和1990-1998年获得超额收益,体现在强者恒强。反观A 股市场,2009 年医药板块才开始跑赢市场,我们认为医药板块的上涨之旅还会持续很长,第一个五年,大变革和大转型,医药消费模式渐进变化中,大企业冒头,小企业仍有跟风 机会;第二个五年,分化急剧加速,盈利模式彻底改变,投资机会将集中在强者恒强或新型业务模式。
最有投资机会的领域医药流通行业十年的行业,5-6 年内先看流通环节控价带来的分销集中,我们预计有3-5 倍成长空间;第5-10 年再看医药分开给零售药房带来的机会。处方药创新将是大机会,仿制仍有空间。
药用消费品不受医保限制,能获得显著增长。而小企业的机会将会集中在中高端医疗器械,其进口替代处于药品90 年代初;独辟蹊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盈利模式创新的小企业,也有望获得成长。
投资策略大变革和大转型背景下的大机会。在这场变革和转型中,我们该买什么?我们应该买市场空间、买定价能力、买中国特色。中国市场已经 诞生了很大的单产品,2011 年诺和诺德胰岛素销售规模超过60 亿人民币,那么未来的市场空间在哪里?药用消费品、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精神类、麻醉类等等。我们的定价能力在哪里?品牌产品和专利药。中国特色又是 哪些?中医药在未病、在消费有巨大成长空间;中国原料药的优势会持续,其制剂走向国际市场,在全球制药产业链不可分割的地位,同样具有投资机会,只是需要 我们更好地去把握其业务波动规律。
投资组合中长期标的
强者恒强市值过千亿,有市场空间、有定价能力
创新恒瑞医药,从仿制到仿创再到创新,在肿瘤领域继续锻造优势
创新天士力,心脑血管领域的独家品种
药用消费品云南白药,中国特色的日化
药用消费品康美药业,发挥中药材在未病领域的优势
药用消费品东阿阿胶,中国特色的保健品
医药流通国药控股(A 股就是国药股份),在中国药品分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第二梯队的领军企业将从这些公司中产生
处方药海正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
药用消费品广州药业、同仁堂、片仔癀为代表的传统中药企业,但要做大,企业还需进一步改变机制;华润三九、江中药业、仁和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企业。
医药流通上海医药、九州通,前者是解决管理问题,后者是要不断抓住产业变革的机会。
医疗器械鱼跃医疗,期待公司管理上台阶。
投资组合下半年渐进投资
短期买入康美药业、东富龙、国药一致、仁和药业、华润三九,估值偏低
股价回落,就应增配恒瑞医药、天士力、云南白药、国药股份、人福医药、华海药业
下半年战略性买入东阿阿胶、海正药业、江中药业,明年投资机会很大
大型普药企业仍会有阶段性投资机会华润双鹤、科伦药业。
5、进口生长激素各个规格价格都是多少?
进口的好像是诺和诺德生长激素,价格挺贵的45Iu的1400-1500元左右,其实效果没有多大差别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进口的就好
6、甘李药业还有几个涨停?
由于A股特殊的发行方式,使得新股上市经常都有连续的涨停板,少则三五个,多了一二十个,具体能有多少,实际上是不容易判断的,如果中签了,可以按之前的规律,多数涨停板打开的时候都有可能成为阶段性高点,但最关键还是看成交量,如果涨停板打开,成交量在60%以上,是大概率会成为阶段性高点的,个别股票,换手率40%就出现了,阶段性高点,多关注最近几支股票或者同板块的股票,市场比较强的时候可能会多长一两天,弱的时候也许就很快的出现了,打开涨停板现象,所以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是比较可靠的一种判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