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选股十招epub(巴菲特六点选股法则)
1、巴菲特选股的标准是什么?
价值
2、巴菲特选股10招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巴菲特选股10招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序言
学习巴菲特,投资更成功,生活更快乐
一、为什么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
2005年6月到2007年年底这两年半的中国股市绝对是一个大牛市,股市最高上涨了6倍多,数以千万的新股民带着数万亿的资金蜂拥入市。
讲投资一定要讲巴菲特,学投资一定要学巴菲特,巴菲特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在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年底评出的“20世纪八大投资大师”中名列榜首,被誉为“当……
3、《巴菲特教你买基金》电子书去哪里下载呀?
《巴菲特教你买基金》电子书去新华书店的九月网站下载吧
本书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成就,并对他取得这种辉煌成就所依据的投资哲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后面的章节中,对巴菲特挑选个股的方法、投资组合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内容系统准确。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文字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本书运用了图片、表格、数据、箴言和知识点等要素,进行综合创意,把巴菲特投资哲学提炼出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其精髓,在投资中能够如同巴菲特一样稳操胜券,早日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编辑推荐
他的投资法在美国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亿万富翁,怎么可能在中国失灵?什么在决定股票的涨和跌?最有价值的股票在哪里?最神奇的投资组合是怎样的?怎样在中国进行价值投资?
刘建位,巴菲特价值投资策略研究者和传播者。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硕士,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证券公司工作10年,基金公司工作3年。1999年起专注于研究巴菲特,先后出版了《巴菲特选股10招》等6本研究巴菲特的畅销书。在《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发表了100多篇研究巴菲特的文章。2007年至2008年在中央电视台《理财教室》栏目主讲《学习巴菲特》10集系列节目。
4、巴菲特选股十招-解读大师成功心得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已发送
5、巴菲特简介
巴菲特
2003年比尔·盖茨访华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曾向他询问美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盖茨的回答是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其中奥妙——沃伦·巴菲特。
回到美国后,他将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发布的年报寄给江。
不过,巴菲特进入中国,源于1997年国内引进的一本名为《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的传记,该书副标题“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一度吸引了广大散户投资者的眼球。当年,深市一度超越6000点大关,但在不久后惨烈崩盘,此后三年间一路跌至3000点,而曾引发“3·27国债风波”的“中国证券业教父”管金生亦于当年入狱。
此后,虽然巴菲特之名逐渐广为人知,但其投资方法——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934年首创的价值投资理论--直至2002年才为狂飙突进的中国基金业广泛提及。很难说充斥着投机与黑幕的基金业是否真能按该理念运行,但巴菲特和他的投资业绩已在中国深入人心。
在美国,巴氏被称为“先知”,但在中国,他更多被喻为“股神”11岁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一个千亿规模的投资帝国。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1965年至2003年保持平均22.2%的年收益增长,就是说,如果你1965年投资1万美元于该公司,现在它已价值2595万美元,同一阶段,如果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你只能获得47万美元。
预计,如果这个速度保持到2009年,巴菲特80岁的时候可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亿富翁。这使得人们不断猜测此中奥秘——
事实上,巴菲特最大的秘密,就是他没有秘密。
任何人均可从格雷厄姆的作品《证券投资》、《聪明的投资者》及巴菲特每年的年报中获得相应的一切知识。价值投资理论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
“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对于尚处于喧哗与骚动中的中国资本市场,此话始终适用。■
巴菲特的财富轨迹
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1岁 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22岁 大学毕业赚得第一桶金一万美元
25岁 在自家卧室成立合伙企业,个人资产超过10万美元
1965年 购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权,正式成为千万富翁
1981年 进入亿万富翁俱乐部;
1988年 个人资产突破10亿
1997年,在自己的身价上添上了第10个“0”,时年67岁
最早为中国所关注的国际商界女性
她的传奇,是对现代社会职业女性的最初启蒙
6、巴菲特的个人简介?
出生年月1930年8月30日
籍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伯克希尔公司
职位董事局主席
院校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毕业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传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这笔巨额善款将分别进入全球首富、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创立的慈善基金会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会。巴菲特捐出的370亿美元是美国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
据路透社报道,波克夏-哈萨威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巴菲特现年75岁,《福布斯》杂志预计他的身价为440亿美元,是仅次于盖茨的全球第二富。370亿元的善款占到了巴菲特财产的大约85%。
巴菲特在一封写给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会的信中说,他将捐出1000万股波克夏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计算,等于巴菲特将向盖茨基金捐赠300亿美元。
盖茨基金会发表声明说“我们对我们的朋友沃伦??巴菲特的决定受宠若惊。他选择了向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捐出他的大部分财富,来解决这个世界最具挑战性的不平等问题。”
,巴菲特将向为已故妻子创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万股股票,向他三个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别捐赠35万股的股票。
2008年03月,不久前,盖茨刚刚宣布他将在两年内逐步移交他在微软的日常管理职责,以便全身心投入盖茨基金会的工作。盖茨基金会的总财产目前已达300亿美元。该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事业以及发展美国的教育。
巴菲特由于所持股票大涨,身家猛增100亿美元至620亿美元,问鼎全球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斯利姆以600亿美元位居第二,13年蝉联首富桂冠的微软主席盖茨退居第三。
很久以来,数字13一直被全球各地迷信的人们认为是个不吉祥的数字。这一说法正适合比尔??盖茨 (Bill Gates),连续13年位于世界富豪榜首位后,今年结束了他的世界首富地位。
尽管目前盖茨的财富价值为580亿美元,较去年高出20亿美元,但现在他只名列全球富豪榜第三位,而他的朋友兼慈善事业合作伙伴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财富净值则猛增100亿美元至620亿美元,从而跃升为世界首富。(所有的股票价格和净资产价值均截至2月11日)。排名第二的则是墨西哥电信业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他的财产在仅仅两年的时间内翻了一番,至600亿美元。
7、股神巴菲特的5条选股技巧适合中国股民吗?
我们可以崇拜巴菲特这个人,把他看作一个符号和标杆,但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学会辩证运用。每一个投身股票市场的人或许都曾被股神巴菲特创造的财富效应所感召,设想自己也能通过投资股票实现巨大的财富积累。实际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虽然适合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学习,但其创造的辉煌的盈利模式却很难复制。巴菲特可以通过其控股的保险公司,以固定的资金成本运作巨额资金,即便巴菲特以价值投资法则做股票,每年平均获取20%出头的投资回报也可以让他成为世界首富。但包括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不可能拥有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平台。不过,巴菲特的成功和其广为流传的选股方法至少能增强普通投资者的信心,明白股票投资并非只有华尔街的那帮专家们才能胜任。,为什么在普通投资者群体中没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巴菲特呢?这里既有基本面的原因,比如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像巴菲特那样痴迷于投资,将其视为经营企业一样的终生职业,而只是作为一种理财的手段,业余炒股而已;也有来自于技术面的原因,即许多投资者没有准确领会和运用巴菲特的方法,导致投资成绩不突出甚至还发生亏损。我们可以崇拜巴菲特这个人,把他看作一个符号和标杆,但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学会辩证运用。 第一条 找那些业务容易理解的公司大家知道,巴菲特不会去购买那些业绩高速增长、股价飙升的高科技公司股票,即便是他最好的朋友比尔?盖茨掌管的微软公司的股票,也是如此。他也从不羡慕那些在科技股里炒作暴富的投资者。巴菲特坦言他看不懂高科技公司的业务,更偏向于那些能够看清其业务在未来10年内发展的行业和公司。在这里,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看懂公司业务无疑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公司业务或称商业模式是否容易被理解,这是个相对概念。巴菲特这里所说的容易理解并不等同于简单,对于巴菲特而言,消费品、保险和出版可能是他容易理解的业务,而对于其他一些投资者来说,这几类业务可能很陌生,而对一些复杂的业务模式的理解上却并不存在难度。例如,化工行业的业务和产品很复杂,但对一个有多年化工从业经验的业余投资者来说,他可能在2002年或2003年就知道国内MDI的紧俏及国产化率提升的信息,他自然会提前想到烟台万华(600309)这只牛股。所以,要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或个人有兴趣的行业内进行研究和选股,而非仅局限于所谓业务简单的行业,这是一种更加准确的说法。 第二条 高净资产收益率 巴菲特喜欢使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一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倾向于挑选那些可以掌握未来10年以上ROE变动的公司,更加中意那些不需要股东不断注入资本金来扩大生产就可以提升业绩和ROE的公司。比如巴菲特在上世纪90年代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权,该公司多年以来ROE的增长都保持在15%以上,是报业同行平均水平的2倍。华盛顿邮报公司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出众的ROE,除了经营有方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报业盈利模式的特性,即多印报纸不需要新增许多投资,而带来的广告销售额却能大幅增长。针对这一条,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虽然容易受人宠爱,但由于ROE来自于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而净利润中可能包含许多非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或一次性收益,尤其这部分的利润在目前我们的A股公司中较为普遍,所以ROE并不是一个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很可靠的指标。投资者还需要观察上市公司及其同行业公司多年的ROE变动,这些ROE还得是剔除非经常损益的,才可以看出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从而比较出孰优孰劣。仅有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考察该公司未来ROE会保持在什么水平。仍以华盛顿邮报为例,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报纸和新闻将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对传统的纸质报纸出版构成冲击,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华尔街日报的网站就做得很成功,订户数和广告额都在大幅增长。如果华盛顿邮报还坚守传统的纸介质模式,不进行成功转型,其未来的ROE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很难继续保持。所以,高ROE还得有高质量做后盾,并且未来可以持续发展,不应把ROE看作一个静态的指标。 第三条 要有持续充沛的自由现金流 巴菲特非常在意公司产生自由现金流(FCF)的能力。FCF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公司营运资金支出与资本性(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巴菲特喜欢FCF和喜欢ROE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希望能找到不必通过股东的后续投入或举债的途径就能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或至少保持稳定,这在投资者眼里是好公司了。比如在巴菲特投资记录里有一次罕见的高科技投资TCA电信的案例,这家公司在1999年巴菲特买入时估值已高高在上,本不符合巴菲特价值投资选股的思路,它每年1亿美元以上的FCF还是构成了极大诱惑,虽然买的时候很贵,但还是一次成功的投资。到2005年COX电信巨资收购了TCA,巴菲特成功退出。如果说ROE是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账面利润,FCF就是给股东带来的真金白银。,就当前中国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而言,情况有点特殊,由于它们有很强的业务扩张冲动,每年的营运资金和固定资产支出都在增长,FCF这个指标势必看上去不会太漂亮。所以如果仅仅因为公司的FCF因为资本性开支巨大而表现不佳,投资者便不予关注,那在中国股市里恐怕很难再找到满意的A股公司,投资者会失去很多投资机会。在中国A股这个新兴市场里,成长性是更为主要的考量指标,即便是那些在成熟市场里被视为防守型和收益型的股票 ,在中国也面临着很多业务扩张的机会,这是由整体经济都处在投入期的特性决定的。所以,对经营性现金流要重点关注,来判定其盈利的质量,但对FCF则不必太苛刻,只要公司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就好。 第四条 低负债 巴菲特青睐低负债公司的理由不适合于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巴菲特入主两家保险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险,从表面上看,这两家公司负债率极低,实际上巴菲特看中的是这两家保险商每年手上有两百多亿美元的闲散资金可供他投资使用。所以,除非投资者是想去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否则低负债不能成为一项选股的决定因素。,如果资产负债率长期居于50%,甚至70%以上的公司,也是很麻烦的,但如果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低于10%,也不完全是好事,很可能说明这家公司安于现状,不敢投入或没有投入的机会,未来成长性就值得怀疑。在中国A股市场,选择资产负债率在20%~50%的公司是实际可操作的标准。 第五条 优秀的管理层 巴菲特说过,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他会亲自通过各种渠道来求证公司管理层是否值得信赖,他所看上的管理层都是把敬业放在第一位,而把收入放在次要的位置考虑,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巴菲特和他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层都明白究竟什么是确保企业卓越的因素,这不是仅靠金钱的奖励就能办到的。前面的选股标准多少还都可以量化,但此条属于选人的标准,很难量化。因为人的分析太复杂了,尤其对于资源有限的普通投资者甚至是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做到,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样有火眼金睛,也较少有和公司高管密切沟通的机会。这里要切记,如果自己不能亲自判断,也别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把握不了的东西就最好别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