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原料药上市公司有哪些?
11月21日晚间,华北制药发布关于其停产相关事宜补充公告称,按相关单位停产至年底初步测算,制剂产品销售不受影响,不会对公司当期收入产生影响,原料药部分将影响公司当期利润5000万元左右。据悉,华北制药及部分下属子(分)公司18日收到《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调度令要求全市所有制药企业全部停产,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复工生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22日消息,11月17日,河北省大气办发出《大气污染防治2号调度令》,随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从2016年11月17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制药等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特殊情况不能全部停产的,需报经市政府批准实行限产减排。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挥发性有机物”涉及的主要是原料药,而石家庄是重要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聚集了众多知名原料药生产企业,如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圣雪制药等。“现在是年底,对药企来说是大批量供药期,若长时间停产,对药企影响肯定是很大的。”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由于环境质量保障需要,杭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维生素生产企业,在8月下旬进入集体停产模式,VA、VE等品种出现涨价现象。而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日益趋严,在环保压力下,停产、限产势必带来原料药价格的上涨。
11月17日,河北省大气办发出《大气污染防治2号调度令》,决定对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进度滞后、近期污染严重的城市实施重点调度。2号调度令涉及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和定州、辛集6市。
其中,石家庄亦发布了《关于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石家庄市政府决定对制药、水泥、铸造、钢铁、煤电、焦化和锅炉等重点行业实施严格调控措施。要求从2016年11月17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制药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特殊情况不能全部停产的,需报经市政府批准实行限产减排。
上述方案被外界看来是“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上述“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更多的指向是原料药生产企业,石家庄是重要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聚集了众多知名原料药生产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梳理了部分可能受影响的石家庄的药企,如石药集团河北中润制药有限公司、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华栾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华胜有限公司、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威可达有限公司、华北制药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制药有限公司制药总厂、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
为此,11月20日晚间,华北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认真落实调度令的有关要求并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公司已拟定相关停限产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早日复产。此次停产的范围为公司及石家庄市内子(分)公司。
华北制药表示,目前公司主要原料药、制剂产品均有一定备货,短期内销售不受影响,但鉴于尚无法确定此次停产的具体时间,上述事项对公司生产及业绩的具体影响尚无法预测。
在11月21日晚间,华北制药发布补充公告称,公司正在按照《石家庄市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部署有关工作,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均有一定规模的备货,按相关单位停产至年底初步测算,制剂产品销售不受影响,不会对公司当期收入产生影响,原料药部分将影响公司当期利润5000万元左右。
11月21日,石药集团亦发布公告称,11月21日上午9点起短暂停牌,就有关收到政府停产通知之内部消息进行公告;11月21日晚间,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附属公司收到《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目前正向石家庄市政府申请准许继续进行其在石家庄的正常制药生产。
史立臣指出,之所以特意将原料药突出,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严重的污染,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量大,废物成分复杂,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都比较严重。据了解,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尤其是发酵类药物产品的产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全球70%~80%的原料药在中国生产。
资料显示,华北制药主要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等医药产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维生素生产基地之一。
在华北制药官网上查阅发现,华北制药生产的产品包括很多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分散片、注射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等。
一位业内人士还透露,此次不仅局限于原料药还包括制剂产品。这在上述华北制药公告中亦得到部分印证。
对此,华北制药一位负责人指出,现在正在沟通中,一切以公告为准。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对于制药企业不应一刀切。,史立臣还指出,现在是年底,对药企来说是大批量供药期,若长时间停产,对药企影响肯定是很大的。
2015年,在雾霾严重的情况下,在环保部门重点督导中,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田园区)等化工企业已限产30%以上。新华制药2015年年报称本集团化学原料药销售额较上年降低2.95%,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化学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原料药销量有所下降。
一位医药人士指出,对企业而言,如果停产时间不长,有存货应对销售问题,体现在终端或仅仅是出现小范围的价格波动。但雾霾没有实质性改变,污染企业停产、限产是重要治污手段之一,若长期停产或对终端市场用药、价格等多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保证环境质量需要,杭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维生素生产企业,部分已于7月份开始停产检修,到8月下旬,进入集体停产模式,VA、VE等品种出现涨价,从7月底开始,部分企业的维生素品种停止报价。
史立臣指出,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一方面要面临原料的上涨,而另一方面在医改的大背景下,面临药品降价的压力,而原料药企业最大的成本未来或是环保问题。“每个制药企业最终都需要面临环保问题,如果进行生产设备升级,治理污染等,这必将拉高生产成本。而且在环保压力下,停产、限产也或将带来原料药价格的上涨。”
国内原料药上市公司
哈药股份国内四大抗生素原料基地之一,目前抗生素占主营收入近30%,生产青霉素和头孢两大系列30多个品种;产能3500吨,抗生素行业内国内排名第二,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规模优势。
华北制药主要产品有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维生素B12等。位居抗生素行业内龙头。2001年数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青霉素G原料37.27%、头孢拉定原料37.29%、硫酸链霉素原料71.15%、维生素C原料19.91%、维生素B12原料91.74%。目标——稳坐中国乃至世界抗生素原料药的龙头老大。
鲁抗医药青霉素系列、6-APA系列等,目前总产能在千吨以上,公司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抗生素三大母核6-APA、7-ADCA、7-ACA生产技术的药业基地。
天药股份皮质激素类原料药,国内产能第一,公司在技术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能生产的20种皮质激素类原料药中,该公司常年生产17个品种,其中有16个品种系国内率先研制投产,有7个品种系国内独家生产,去氢可的松、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等11个品种均获产品国际标准证书。年生产能力100吨,1999年皮质激素类原料药的产量占全国的44%以上。目前地塞米松系列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以上和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的50%以上,并已进入欧洲市场,该系列产品占股份公司销售额的50%,实现利润的70%。
浙江医药主要生产氟喹诺酮、抗生素、维生素E等三大类化学原料药。维生素E产能、技术及出口均位居国内首位。维生素E计划产量扩大至4500吨,具备生产200吨天然维生素E。
东北制药国内维生素C产业的龙头,目前产能在11000-15000吨,具备产能和规模的竞争优势。
新华制药主要生产解热镇痛药(主要为安乃近、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异丙安替比林、布洛芬),现年产原料药15000吨(其中出口8000余吨),巴比妥、阿米妥、吡哌酸、安乃近、氨基比林、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等化学原料药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海正药业抗肿瘤原料药,以出口为主,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公司科研力量较强,产品技术含量高,但在市场开拓能力方面主动性不强。
恒瑞医药抗肿瘤原料药,总生产能力为年产原料药50吨。公司生产的抗肿瘤药有依托泊甙(VP16)、异环磷酰胺、美司那、来曲唑、依立替康、亚叶酸钙、甲氨蝶呤、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原料药及其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药物中占绝对优势。公司是国家重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和生产基地,抗肿瘤药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