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热点话题趋势:影响与概览
政策真空背景下,物价低迷,食品分项价格下滑中国2024年12月CPI深度解读
在刚过去的2024年12月,中国的物价水平呈现出低迷态势。在政策真空和实际需求较弱的背景下,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物价指数)均出现环比上涨、同比下跌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及未来趋势。
一、食品分项价格下滑,CPI收窄
中国2024年12月CPI同比上涨仅0.1%,低于预期值,并较前月的0.2%有所收窄。核心CPI虽同比上涨0.4%,但整体涨幅有限。食品分项中,猪价环比下跌2.1%,尽管有腌腊需求支撑,但生猪供给增量大于需求增量,导致生猪价格难以回升。蛋类、鲜菜等其他食品价格也纷纷下跌,跌幅较大的如牛肉、鲜果、食用油等,主要是受到供给端大幅增量的影响。食品价格的下跌对CPI产生了较大的拖累,导致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约0.09个百分点。
二、PPI变化不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多跌
在PPI方面,中国2024年12月同比下跌2.3%,跌幅虽较前期有所收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30个行业中有24个行业同比下跌,表明整体工业价格结构上上下游多处于价格下跌阶段。原材料购进方面,除了有色行业外,其他行业多数同比下跌。其中,燃料动力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黑色金属材料等跌幅较大。而有色金属矿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涨幅较大,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表现以及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生产力的推动。
三、政策真空与需求不足影响物价走势
在政策方面,当前阶段政策已基本释放,短期内对物价的影响有限。整体经济处于缓慢修复阶段,预计短期内CPI和PPI仍将在低位运行。关注国内需求高频数据的恢复情况、海外地缘波动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以及国内地产市场的止跌情况,将是未来物价走势的关键。
四、风险点值得关注
未来需关注国内地产市场的止跌情况,若地产市场持续下跌,可能会对物价产生进一步压力。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变化以及海外其他潜在风险(如特朗普2.0)也可能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物价水平。
在政策真空、需求较弱的背景下,中国2024年12月的物价水平呈现出低迷态势。未来物价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需求、海外风险等。建议密切关注上述因素的变化,以准确把握物价走势。在经历了一个基数较低的前年,本月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整体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弱现实与政策的真空状态交织影响之下,大宗商品市场形势严峻,文华工业品指数在十二月份下跌了1.34%,连续四个月呈现回落态势。生产资料PPI同比下降2.6%,跌幅虽有所收窄,但整体趋势仍然下行。生活资料PPI同样呈现下降趋势,消费品市场面临压力。
从出厂价格来看,生产资料中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同比下跌,显示出工业生产面临困境。生活资料方面,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跌,而一般日用品消费则有所上涨。在上游原材料购进环节,除了有色金属行业外,其他行业多数呈现同比下跌态势。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虽然同比上涨,但燃料动力类、等跌幅较大。九大类工业品价格中多数下跌,仅有色、建筑材料等少数行业微涨。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中,跌幅最大的是黑色金属相关产业,如黑色金属矿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相关品种价格大幅下跌。而涨幅较大的则是有色金属矿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作为大宗商品的全球主要部分,受到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刺激,需求持续旺盛,导致价格上涨。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同比也呈现下跌趋势。
从工业整体结构来看,上下游多处于价格下跌阶段。政策预期已逐步释放,整体经济处于缓慢修复阶段。预计短期内PPI仍将在当前区间震荡。随着春节的临近,虽然生猪价格继续走低,但CPI可能因节日效应而走高。整体CPI预计仍在低位运行。投资者需关注国内需求高频数据的恢复情况、海外地缘波动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以及国内地产市场的走势。
期货市场充满风险,投资者在参与期货交易时需保持谨慎态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当前经济环境下,需保持警惕,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