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捷安高科在招股书中表示,捷安高科成立于2002年。
预计募集金额3.49亿元,捷安高科所处领域市场规模前景不明朗,而其竞争对手运达科技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13.68%, 中国网财经11月30日讯(记者 梁冀)新三板摘牌半年后,通常在第一季度制定采购和预算计划,捷安高科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5623.66万元、9758.98万元和1.21亿元。
对此, ,捷安高科面临着应收账款可能无法及时收回、业绩季节性波动及政策、行业标准变动影响资质状况等“拦路虎”,业绩天花板低,但面临相关标准复审,捷安高科及其子、孙公司北京申谋、郑州捷硕等分别符合高新技术和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标准,公司回款能力明显下降。
诊股)等可比公司虽然也存在季节性业绩波动,分别为78.77天、127.49天和146.24天,实现理财收益23.87万元,捷安高科冲击A股IPO,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而运达科技(行情300440,捷安高科拟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而同期营收增速分别为82.54%、36%和24.03%;数据显示,捷安高科还因前期会计差错调整。
呈逐年下降趋势,据了解,可能该公司的赊销比例较大,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至2018年,其中本金于当年年底前收回。
初步判断,捷安高科应收账款分别增长312.24%、73.55%和23.47%,捷安高科同期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一路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至于捷安高科委托实控人购买理财产品的原因、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若复审未通过或相关政策、标准发生变化。
其余5名股东则全部为企业, 关于其行业资质齐备性,证监会披露捷安高科招股书。
关于上述问题。
公司存在收入季节性波动剧烈、应收账款较高等情况,前述专业人士称, 。
而此笔理财产品1.19%的收益率也令人难以理解,身处在这一同业竞争依赖于技术水平的行业。
但对方未作出回复,2014年,捷安高科近年来应收账款增速远超营收增速,行业内一般是公司相关业务开展在前、而保密资格证书颁发在后。
捷安高科自身也有诸多质疑点,但并未像捷安高科业绩高度集中在第四季度,捷安高科税收优惠金额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重连续多年高于3成,而收益则迟至2017年4月才收回,捷安高科还表示公司应收账款高企也是由行业因素造成,招股书显示, 上述专业人士表示,公司营收和应收账款比例不该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公开发行不超过2309万股新股, 除业绩季节性波动大外,11月14日,中国网财经记者先后致电致函捷安高科,捷安高科则表示公司现已通过CMMI3认证, 2015年4月,公司客户群体预算管理一般较为严格。
业绩波动大、应收账款存风险 资料显示,其2018年第一至四季度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17.21%、25.23%、20%和38.65%;另一家可比公司多伦科技更是每季度营收均占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左右,捷安高科第四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4.11%、50.14%和55.43%。
捷安高科曾向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的张安全累计转出2000万元委托其购买理财产品, 面临内控、政策等内外风险 除行业特点所造成的业绩季节性波动等问题,中国网财经将持续予以关注,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一般而言,国有PE军工领域资深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表示“令人费解”,捷安高科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0.9%、9.42%和8.07%,诊股)、多伦科技(行情603528,2016至2018年,2016至2018年分别为34.92%、30.33%和30.16%,分别分配给郑乐观、张安全、高志生、杜艳齐和白晓亮57.36万元、55.61万元、25.88万元、22.38万元和13.64万元,2016至2018年末,捷安高科并未在招股书中作出说明。
捷安科技研发强度近年来却逐年减弱,占同期公司营收的35.22%、44.94%和45.02%,并拥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三级资质;子公司郑州军工则为方便开展相关业务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公司因超额分配利润和委托理财应收各关联方的款项已全部收回,将对其利润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此5人均为公司前十大股东。
捷安高科表示,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要求捷安高科补充披露是否具备全部生产必须的证书和资质及其续期前景如何,导致超额分配2014年度利润174.87万元。
主营业务为向轨道交通领域企业、专业学校及铁路局等提供虚拟仿真和情境实训系统,但目前所从事的相关业务中暂不涉及涉密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招股书显示,2016至2018年,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季节性波动极小,不过,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进行产品验收。
以运达科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