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三板挂牌现状: 推荐挂牌红利渐消 企业总量趋于稳定

炒股技术 2022-11-20 12:18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对于新三板市场来说,2017年是整个市场的变局年,如今上半年收官,市场新增挂牌数量,融资规模等数据纷纷出炉,在这种背景下,21世纪资本研究院对数据抽丝剥茧分析新三板市场一直以来给市场的印象是挂牌企业数量众多,增长速度迅猛。但这一情况在2017年上半年迎来了巨大变化。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企业数量为11314家,但这距离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企业数量突破10000家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毫无疑问,新三板市场正在告别新增挂牌企业数量迅猛增加这一红利。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推荐挂牌红利逐渐终结这一信号性因素的影响下,新三板市场从中介机构到监管层都将面临重大的调整。

  总规模趋于稳定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数量的增量仅仅为1151家左右。

  21世纪研究员查阅了2015年以来的几个年份中,上半年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分别为1065家,2556家。

  可以看出,在经历了2016年挂牌企业数量疯狂增长后,2017年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如果从单月的数据分析,这一衰减的趋势体现得更加明显。

  2016年8月迎来了新三板历史上新增挂牌企业数量的顶峰,共有978家企业在这个月中挂牌。随后市场单月挂牌企业数量恢复到200家左右的水平。但时间进入2017年之后,单月新增企业数量逐步下滑至100家左右,甚至在今年6月份跌至仅有90家新增挂牌企业。与此,单日没有新增挂牌企业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在研究员同中介机构交流时,一位西北地区中型券商新三板业务部门的人士表示“扩容之初我们大概储备了200多个项目,以半年完成一个的进度,一个人参与数个小组,一年最多申报4-6个,到今年项目储备消耗得差不多了,目前推荐挂牌业务的空间已经降到近两年最低点,以如今业务量,新三板推荐挂牌业务人员明显过剩。”

  一组数据更加值得注意,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量开始出现下跌的情况。

  截至2017年7月5日,挂牌企业数量为11298家,这相比6月30日11314家的数量出现了16家的下滑(其中多家因无法及时披露年报而被强制摘牌),而这一现象在2014年市场扩容至全国后的数年中鲜有发生。

  另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新三板企业摘牌数量也大幅超越此前数年。

  摘牌数量上升,新增企业数量下滑,此消彼长间,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的规模在2017年逐渐达到稳定的状态。

  “就目前券商储备项目的情况以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主动或者被动摘牌,新三板企业数量的总规模差不多在2017年会稳定在11000家到12000家之间。市场不会再出现一年数千家数量跳涨的情况。”中信证券一位区域投行的人士指出。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新三板市场推荐挂牌红利期将在2017年终结,2017年上半年挂牌企业数量变化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市场的重心将由挂牌前转向挂牌后。

  集体转向“挂牌后”

  挂牌红利终结,市场也将随之转向。

  是处于市场业务最前沿的中介机构,以券商为例,几乎所有券商都在削减推荐挂牌业务端的人员配置或者业务配比。

  取而代之的是对存量企业的深挖,在做市业务也同样低迷的情况下,定增业务以及持续督导业务成为了券商“挂牌后”市场的主要赢利点。

  一位北京地区大型券商的人士便“我们有个项目今年要融资近百亿,这笔定增的回报完全可覆盖部门所有人的成本。这种优质项目一个顶普通项目很多个。”该人士讲道。

  而此前推荐挂牌业务中积累较多挂牌公司的券商也开始尝试精品项目路线。具体而言便是成立名为类似于“资本市场部”的部门,整合投行,直投,做市的资源优先投放于优质的企业和项目,有的券商甚至提出也可以负责企业的一部分公关服务。

  21世纪资本研究院在访谈和调研中了解到,新三板主办券商持续督导业务也出现了分化,部分券商在推荐挂牌业务红利消解后甚至要退出新三板市场。另一方面一些聚焦定增或者做市的券商也希望将无法产生这部分诉求的企业剥离。这种情况下,一些券商看准机会,批量的接受其他券商持续督导的项目。

  市场参与主体在调头,监管层也在谋划挂牌后端的监管布局。

  实际上,去年正式上线的分层管理制度正是对存量挂牌企业进行的一次差异化监管尝试。

  “分层管理对现有存量企业进行划分,进行差异化管理以及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监管层希望搞活存量的企业,包括未来会推出的创新层差异化制度红利,都包含有这个目的。”观智投资投资总监姜玉蕴在同研究员的沟通中讲到。

  而对于全国股转系统来讲,在挂牌后端的监管中,完善摘牌制度也是重中之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摘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监管层在企业摘牌目审查,摘牌过程中投资者保护等多项问题上都需要更加完善和科学监管规划。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