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发声透露改革动向 新三板三大难题有望化解

炒股技术 2022-11-20 12:19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11月22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司监事长邓映翎在广州参加“2017新三板发展论坛”时透露出新三板的改革动向,大方向有望是IPO时对三类股东给予认可;细化适应新三板的分层标准;原则上不实施连续竞价。据悉,上述三大问题正是目前困扰新三板健康发展的 “老大难”问题,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三类股东持股5%或成分界线

  所谓三类股东是指管理人以“契约型私募基金”、“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方式持有企业股份。目前参与新三板的机构投资者有四十多万家,其中“三类股东”约占8%,他们投资了788家创新类公司和1117家基础层公司。

  监管层对三类股东的定位是,在上是合格投资者,在IPO审核阶段是被严格管控者,在IPO发行成功后的主板市场上又是被允许的合格投资者。

  同一投资主体为何在不同的阶段遭遇不同的待遇?对此,四川拓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珉表示,三类股东是创投机构在国内融资环境下采取的一种创新,通过聚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交由专业投资机构投资到创新创业企业中。这种创新可能与现有法规有冲突,但它有利于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管理层将三类股东在三板市场上,以及在三板企业IPO发行成功后,在主板市场的投资行为认定为合法投资行为。

  不过,管理层对三板企业在IPO审核阶段,却对三类股东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因为三类股东特别是契约型私募基金,无需工商登记,不知道真正的股东是谁,不利于满足IPO企业股权清晰的要求;,契约型私募基金一旦存续期到期,就会卖票清盘,而且数量往往较大,不利于股权结构的稳定;再说,要核查又缺乏公开的渠道。”有知情人士称。

  很多企业为了规避三类股东,动员老股东不要交易,甚至很多萌生了停牌的想法。特别是一些优质企业不再对挂牌新三板感兴趣,而是直接排队IPO。长此以往,将使新三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将被严重“边缘化”。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将三类股东是否持股5%的比例作为审查的一道分界线。持有股权超过5%后,便被认定其行为能对上市公司实施一定影响,在方面也应该有更多限制。如果三类股东持股比例低于5%,审查应该相对宽松。

  市场分层精选层门槛将更高

  对于市场分层问题,邓映翎指出,目前新三板有1万多家公司,其中,创新层公司有1372家,但其中大部分一年就被淘汰了,这影响到新三板流动性问题的解决,未来要细化分层。

  目前创新层的分层标准有三套标准,挂牌公司只要满足其中一套标准将可以成为创新层公司。“精选层的标准应该与创新层的三套标准类似,方向不变,只是门槛更高一些。”一家新三板研究机构表示。

  四川耀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赵耀君建议分为两大类标准一类是量化类标准,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资产、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平均市值、做市商家数和合格投资者人数等。另一类是非量化类标准,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运作规范性及信息披露等。“,还要兼顾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特点。”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入选精选层应该符合以下六大标准一是盈利性,可参照创业板年净利润3000万元的“过会”标准。二是增长性,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20%以上。三是股权分散性,股东人数在200人以上。四是交易频率必须达到一定的换手率。五是进入创新层的时间满12个月以上。六是合规性,公司挂牌以来没受过处罚。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研究所副所长杜坤伦说,精选层公司的质量应该好于创新层,而创新层质量应该好于基础层。这样在新三板内部形成层次分明、标准各异的三大板块。“精选层是从创新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可谓优中选优、花中选花。”西南财大资本市场与资产管理中心研究员丁志鹏说。

  交易机制建议在精选层竞价

  邓映翎指出,自2012年设立以来,新三板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挂牌公司数量最多的资本市场。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达1.17万家,较2016年年底增长14%。但新三板的流动性不足,一天只有几亿元的成交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

  流动性差的直接后果是融资效率低下。从目前情况看,除小部分质地优良的企业融资比较顺利外,大多数挂牌公司很难通过定增直接融资,而且这种情况日趋严重。2016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较2015年增长了80%,但融资额同比却下降了8%。

  不过,从股转高层传递出来的信息看,即使改革后,在交易机制上也不会实施连续竞价交易制度。“管理层主要担心市场不稳定”,成都某私募老总建议在精选层试行竞价交易制度,包括集合竞价交易和连续竞价交易。竞价交易是证券交易方式中最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方式,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交易,提升市场的活跃性和流动性,吸引更多投资资金入场。

  据媒体报道称,经济学家王国刚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新三板需要完善做市商制度,调整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做市商”制度,“我们现在顶多叫交易商”。

  王国刚建议新三板市场应积极推进长期资金入市交易,弱化短期资金(尤其是信用资金)的炒作。这个问题在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每当股票大涨都会有大量短期资金入市;但随着市场行情往下走,短期资金会大量撤市,由此导致股市大起大落。要解决此项问题,需要增强股市的长期资金。“中国不是没有长期资金,要引入长期资金,就要使得新三板的交易机制有利于长期操作,而不是短期操作。”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