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产能、原油大跌、疫情影响 化工期货集体下挫经历了什么?
受国内发酵影响,春节假期国外股市、商品纷纷,其中跌幅超过7%,对于能化品种的冲击不言而喻。国内期货市场节后开盘首日,也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节后首日化工品悉数跌停
2020年不知不觉的到来了,从跨年前后伊朗伊拉克事件,一直到最近爆发的,加上这两天“雪中送炭”的H5N1禽流感,用“太难了”这句网络词来形容农历新年的开局最贴切不过了。
这个春节假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除了假期变长外,还有风险不断累积有待释放带来的漫“长”等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九省通衢的武汉以封城应对,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封城,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节中,受疫情发酵影响,国外股市、大宗商品,其中大跌7%之多,对于能化品的冲击不言而喻。
对于这一次的春节后开市首日,市场基本上是百感交集。
“一方面,相信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体验假日以后归来能在家上班的一个情况,另一方面,市场上各种担忧以及对后市行情的一个不确定性,导致春节后的开场可能会呈现多头抱头鼠窜,空头有‘鼠’不完的钞票这样一个情景。”马来西亚CommoPlast研究员阙云云坦言。
正如市场预期,昨日开盘后,能化品种普遍跳空跌停,其中燃料油跌10%,橡胶跌9%,原油跌8%,TA、MA跌幅7%,聚烯烃、EG、EB均封住在6%的跌停板上,幸免于难的仅有沥青、PVC、尿素。
(燃料油合约)
(橡胶合约)
(原油期货主力合约)
国内能化品绝大部分以跌停开盘,随后有一些反弹,但截至中午收盘又封于跌停板。“早盘在我看到化工品跌停时,其实也有一惊。不过这又在市场的预料之中,开盘前一天看到许多市场评论已经在预测多数化工品将会跌停。”一德期货分析师郑邮飞如是说。
远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烯烃事业部总经理戴煜敏在采访中也表示,开盘大部分化工品跌停,是在市场意料之中,也是市场心态的真实反映。“节日期间外盘原油等都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内盘市场需要跟进修正,疫情的严重程度及社会的恐慌情绪市场切实有所感受,消费需求压力较大。外地员工返回不畅,物流交通受阻,工厂被要求延期开工。内忧外患下,不管是交易者本人还是期货公司的研究都明确节后会有较大压力。”
化工品深度跌幅背后的逻辑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能化板块的下跌是系统性的风险联动。其主要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假期期间原油价格大幅,跌幅超过8%,因担忧中国疫情的扩散导致需求大幅下跌,油市成为春节其间大宗下跌排名靠前的品种。成本坍塌下,能化品种价格必然要重构。二是节前部分能化品种在原油的带动下出现期现贴水格局的大幅修复,也使得远期05合约的价格达到相对高位,本身存在预期差下的调整需求。三是疫情蔓延的严重性远超市场此前预期,各个品种需求基本呈现坍塌,是在全国部分区域实行封城、限行等措施影响下,大宗的运输将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于主产区与主销区呈现分离的产品,如甲醇产区的排库压力将显现。”光大期货研究员能化总监钟美燕表示,化工品集体下挫主要是受成本下降、相对价格高、需求坍塌这三重影响。
郑邮飞认为,此次深跌的主要逻辑有两条主线,一是对于预期原油需求的下滑导致原油下跌进而化工品成本下降,二是对于化工品终端需求的利空影响。“宏观方面短期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当前弱经济周期背景下,疫情的出现对于经济是雪上加霜。微观方面受疫情影响节后终端工人返工大概率出现延迟,进而影响短期需求。总体看对于化工品影响边际利空,而化工品自身就处于产能弱周期中。”
“从聚酯产业链来看,越往下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就越大,而上游,自动化程度较高,春节假期期间,基本上能够维持正常生产。从历年来看,春节期间,对于PTA、MEG来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累库。具体从今年来说,根据相关资讯机构,PTA开关负荷维持在90%以上,国内MEG在80%以上,而聚酯端,则低于节前预估。假期期间,PTA及MEG累库明显。”中垠物产化工事业部负责人郝大庆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