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风险(城投债会损失本金吗)

炒股技术 2023-02-01 14:53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 中小企业私募债和城投债区别在哪
  • 城投债和产业债的的发行条件、区别和联系?
  • 国债利率下跌厉害 信用债利率债城投债会受什么影响呢?
  • 城投债的风险
  •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会出现本金损失么?
  • 地方债风险到底有多严重
  • 国债利率下跌厉害 信用债利率债城投债会受什么影响呢?
  • 1、中小企业私募债和城投债区别在哪

    城投债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属于私募债的发行,所以,发行方和用途都不一样。
    一、中小企业私募债属于私募债的发行,不设行政许可。考虑的是发行前由承销商将发行材料向证券交易所备案,“备案是让作为市场组织者的交易所知晓情况,便于统计检测,备案材料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这不意味着交易所对债券投资价值、信用风险等形成风险判断和保证。
    二、城投债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

    2、城投债和产业债的的发行条件、区别和联系?

    城投债和产业债的二者没啥太直接的联系,如果非要说的话,都可以称为信用债。
    一、城投债和产业债的定义和用途
    (一)城投债
    1、定义
    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2、作用
    城投债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城投债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
    3.具体用途
    一般意义上的城投债,指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也就是各类城投公司、高速公路公司、路桥公司、水务公司发行的债券,可以笼统地将这些公司称为城投公司。
    (二)产业债
    1、定义
    产业债,是指去掉了城投债部分的信用债。
    2、性质
    产业债相较于城投债而言,具有自主经营能力强,盈利能力及现金流产生能力强,对政府及政策依赖性较弱的特点,受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也可回避地方政府债务等敏感问题。
    二、城投债和产业债的的区别
    1、产业债是一般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用于房地产、钢铁、能源、电力,等等。
    2、城投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发行,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
    三、发行条件及流程
    (一)城投债的发行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类型企业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的40%;
    3.最近三年可分配利润(净利润)足以支付企业债券一年的利息;
    4.筹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所需相关手续齐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符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要求,原则上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60%。用于收购产权(股权)的,比照该比例执行。用于调整债务结构的,不受该比例限制,但企业应提供银行同意以债还贷的证明;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不超过发债总额的20%;
    5.债券的利率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不得高于同期限银行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6.已发行的企业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未处于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状态;
    7.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二)城投债融资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1.申报材料的制作。
    主承销商制作全套申请材料、发行方案及组建承销团。
    担保机构出具担保函。
    审计机构出具近三年审计报告。
    律师出具律师工作报告。
    信用评级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
    2.申请审批。
    通过地方发改委(或直接)向国家发改委上报发行材料。
    国家发改委会签人民银行、证监会,批准债券发行。
    3.债券发行。
    向中债登、交易所提交发行批文等材料,安排分销注册。
    在媒体公布债券发行公告或募集说明书。
    正式发行企业债券,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成员承销。
    (三)产业债的发行条件
    1、发债前连续三年盈利,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3、发债用于技改项目的,发行总额不得超过其投资总额的30%;用于基建项目的不超过20%。
    4、取得公司董事会或市国资委同意申请发行债券的决定。
    四、城投债和产业债的联系
    二者没有太直接的联系,如果非要说的话,都可以称为信用债,就是与政府债与金融债区别开来。,很多时候一些城投债也可以归入地方政府债的范畴,概念上有很多地方重叠。

    3、国债利率下跌厉害 信用债利率债城投债会受什么影响呢?

    这两种投资风险不同。

    4、城投债的风险

    不可回避的是,地方政府在获得大量贷款的,负债问题也开始加速显性化。据悉,在这一轮“保增长”中,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依靠银行资金搞建设,负债规模速度增长,一些地方的债务率远远超过了风险控制警戒范围。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借本轮信贷宽松机会极力加大地方融资平台建设,而这些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现象已非常严重。据报道,东部某个发达地区城建融资平台注册资金不足1亿,但每年贷款建设规模却高达几十亿元,地方政府过度信贷举债的财政风险正快速转化为银行金融风险。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金融资源的流向不够合理,出现畸形配置,大量信贷涌入基建项目和一些过剩行业。地方政府从事的融资项目多为基建设施,其盈利往往取决于未来地价的攀升情况。这种以未来土地资源收益做溢价的借债融资方式,往往蕴含巨大风险。一旦地价没有如愿“炒起来”,地方政府将面临巨额融资坏账。对银行而言,信贷是放出去了,但这些项目中有些收益不够乐观,未来偿还能力不强,贷款质量风险也日益凸显。

    5、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会出现本金损失么?

    从理论上说,上面两种基金都可能出现本金损失。但实际上,货币基金收益为负的情况极少出现,概率接近0。而债券基金净值下降短期出现可能性大一些,但不会持续下降,比较长期计算(比如一个月),出现本金损失的可能也非常低。

    6、地方债风险到底有多严重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提醒,应警惕新一轮地方投资热背后的债务风险。 地方投资热引发债务风险担忧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过度投资已成为当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尽管从短期看,能对拉动GDP增长产生一些影响,但从中长期来说,会埋下很大隐患。尤其要警惕新一轮投资热带来的地方债务风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2013年,在确定较高投资增速目标的,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及外需疲软,多地下调了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从预算报告看,今年地方本级收入增长目标仅为9%。 为弥补地方收支差额,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35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这一数量为2009年地方债发行以来最高。 根据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高达70.45%。有机构估计,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有可能已达13万亿元。 “前几年地方政府借的债今年陆续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加大,要警惕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 地方债务风险有多大?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要注意在局部地区和具体项目上做好风险防范,地方新上各种投资项目,要做好可行性论证,从源头做好风险防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荆州市市长李建明说,荆州市近几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连续三年保持在35%以上,2013年投资增速也预计在30%以上。目前70%以上投资来自民间,并加强融资平台的资产评估、抵押,未动用地方财政资金用于投资,负债在可控范围内。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林回福说,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由政府掏钱,而是政府创造投资条件,让社会、民间、企业来投资,他们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市场化的行为,这有利于规避风险。 财政预算报告强调,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坚决制止一些地方违法违规融资和担保承诺行为,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黄石市市长杨晓波希望有关融资支持政策能够延续,有所创新,比如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在国务院特批下,2011年,我国选择在财政实力较强的浙江、上海、广东、深圳四地启动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试点。 迟福林委员建议,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把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尽快调整到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要以地方经济总量为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有什么责任,应有什么样的财权和财力,需要从机制体制上明确。” 全国政协委员、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连起说,一些国家根据政府债务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看出负债情况、偿还能力等。我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可以借鉴类似经验,做到公开透明。 据新华社电 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7、国债利率下跌厉害 信用债利率债城投债会受什么影响呢?

    这两种投资风险不同。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