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代表对公司的所有权(什么是股票一种所有权凭证)
1、股票代表持有,对股票公司所有权,这种群是一种综合红利,包括什么?
如果你的股票一直在手里拿着,你可以去享受公司上涨的股息分红,股票上涨所带来的利润,也有股东参与公司大事的投票与否决权。
2、“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什么意思?具体解释下?举个例子更好。
刚回答过同一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问的。。。
“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意思是比如一个企业发行了一亿股股票,就相当于发行了一亿个基本单位的股票(股票就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手握股票就是手握享受企业这部分资产产生的收益的权力)。您如果持有1股股票(其实应该最低是100股为单位进行交易,我只是简化问题让您更容易明白),您就享受上述企业上市这部分资产的一亿分之一所产生的终身收益,这些收益公司自己是不能拿的,都要分给您。这个权力就是“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3、公司所有权与所持股份的关系
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有独立的权利能力,承担独立的义务。简单讲就是人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独立。所以公司的财产是公司自己的。
股东拥有的只是股权,可以按照公司章程分红,公司解散清算后,股东因股权分到的财产才是自己的。如果股东滥用自己的地位,利用股东的有限责任,损害公司或者债权人的利益,股东应该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是“公司人格否定”。
公司的总资产等于公司的财产总和。
公司在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可以发行股票。发行股票相当于增资,发行的股票总额就等于增资的部分。
4、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
B |
5、股票是产权凭证吗?产权凭证股权凭证债权凭证所有权凭证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是产权凭证,债权凭证和产权证的区别大概是
1,是否对企业经营有影响权和企业财产处分权。
2,偿还期限不同,股票是无期限,不偿还的。
3,企业破产时偿还顺序不同
等等
6、在所有信用工具中是不是只有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所有权凭证产生占有或控制某物的法律权力的全部证据。
在所知的信用工具中只有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7、所有权凭证都包括哪些?
会计准则上的销售商品收入,包括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商品和为转售而购进的商品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商业企业购进的商品等;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企业的商品。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会计准则规定的销售商品收入,在税法上对应的是销售货物收入。货物是税法上常用的概念,一般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的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在会计处理上,当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相关的经济利益预计将流入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五个确认条件中,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构成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条件,它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产生的经济利益。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如大多数零售商品。在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但未交付实物,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企业只保留了次要风险和报酬,如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有时,已交付实物但未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未随之转移,如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商品。
在税务处理上,没有规定企业的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条件,一般是以会计处理确认的收入为基础,但因考虑的重点与会计准则有所不同,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第一,税法上确认收入的实现,主要考虑的是企业是否已经具备纳税能力,已具备纳税能力的应确认为收入,尚未具备纳税能力的可暂不确认,因为此时纳税人尚无财力缴税。第二,税法上确认收入,一般较为注重收入实现的法律标准,不需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确认收入的标准具有固定性。第三,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标准,应让有避税企图的纳税人无机可乘。
三、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
在会计处理上,,下列商品销售,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 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2.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4.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5.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采用售后租回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或租金费用的调整。有确凿证据表明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并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销售货物,一般在发出货物并取得货款或取得收款凭证(权利)时,确定为收入实现。企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付款方提前付款的,在实际付款日确认收入的实现。,对一些特殊的业务,如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确定收入额,其首付款应于实际收到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余款在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转账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预售开发房地产的收入,对预收的房款不能仅确认为负债,应将预收的房款按照一定方法申报纳税。
四、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计量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纳税调整。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价款,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摊销金额,冲减财务费用。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企业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劳务、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资产以及其他权益。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公允价值,是指按照资产的市场价格、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值基础确定的价值。
五、销售折扣、折让、退回的会计与所得税处理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纳税人销售货物给购货方的销售折扣,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