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空间等遭上交所追问,派格生物携“减肥神药”弃A转H
(原标题:市场空间等遭上交所追问,派格生物携“减肥神药”弃A转H)
随着“减肥神药”的势头愈发强劲,生物医药领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近日,派格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格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家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其GLP-1类药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已经展现出强大的潜力。目前派格生物的产品尚未商业化,盈利前景尚不明朗。
派格生物的核心产品PB-119是用于T2DM及肥胖症一线治疗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此外还有五款候选产品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公司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因此尚未产生主营业务收入。最接近商业化的产品PB-119,在中国的新药上市申请虽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但预计最早于2025年才能在中国开展商业化。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公司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派格生物在肥胖症治疗领域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产品在肥胖症的Ib/IIa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但相关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随着全球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肥胖症治疗市场的前景广阔,为派格生物等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派格生物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1年,该公司曾申请科创板IPO,但遭到上交所的多次问询。其中,产品市场空间、竞争优势等问题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尤其是PB-119的市场竞争力,在司美格鲁肽的强势表现下,仍需进一步验证。虽然PB-119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静脉血糖方面表现出色,但与司美格鲁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尽管如此,派格生物在研发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仍然值得肯定。随着公司产品的逐步推进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派格生物未来的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的也需要关注公司产品的研发进展、市场竞争状况以及监管政策等因素,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图片来源:派格生物回复上交所问询函
派格生物最近就某些数据回应了上交所的询问。他们明确表示,所提供的数据并非直接对比的研究结果。由于不同药品的临床试验设计及基线差异,这些试验数据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在GLP-1受体激动剂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上,已有约十四款GLP-1药物获得FDA批准上市。而在国内,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2023年10月26日,近20家企业正在研发GLP-1受体激动剂,并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产品的集中上市可能会引发一场价格大战。
除了市场竞争,派格生物还提及与咨询机构上海博荃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博荃”)的合作历史。早在2019年,上海博荃就为派格生物提供了一系列咨询服务,包括红筹落地、融资、股权架构变动等,并收取了800万元的咨询费。但在派格生物首次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前一个月,双方结束了合作。
企查查显示,上海博荃的股权结构由吴亚秋、葛卫东以及上海仝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分别持股52%、28%及20%。值得注意的是,派格生物否认了代持股或利益输送等情形,并表示上海博荃也曾为其他公司提供过类似服务。与派格生物不同,上海博荃曾在其他公司的递表前突击入股。尽管派格生物经历了9轮融资,估值已达40亿元,但上海博荃等并未出现在其股东名单中。
这位“超级牛散”的缺席,对派格生物而言是喜是忧尚不得而知。我们提醒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或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撰写,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