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蓝宇股份IPO再引热议,小盘股上市价值透视
【电鳗财经报道】蓝宇股份IPO再引质疑,“微盘股”上市意义何在?
经历两年曲折,浙江蓝宇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宇股份”)的创业板IPO于今年8月正式生效。市场对这家“微盘股”的上市似乎并不买账。
据深交所官网消息,蓝宇股份的创业板IPO在2022年9月30日获得受理,于当年11月2日进入问询阶段,最终在2023年12月28日通过上市审核。在即将上市之际,《电鳗财经》发现蓝宇股份的业绩已经出现疲态,其未来的持续性引发市场质疑。
蓝宇股份的招股书显示,其业绩在近年来呈现出一种过山车式的波动。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虽然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却在逐渐放缓。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加速。蓝宇股份的业绩在之前也曾出现过多年的下滑,表现出整体盈利水平的稳定性存疑。
作为数码喷印领域的公司,蓝宇股份的主营业务是数码喷印墨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不断调低墨水销售均价,但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其产品单价下滑的担忧。
更令人瞩目的是,尽管蓝宇股份的产品价格与市场其他公司相符,但其毛利水平却远高于其他同行企业。对此,深交所已两次向蓝宇股份询问其毛利率的合理性。
此次IPO,蓝宇股份计划公开发行2000万新股,募集资金5.02亿元。《电鳗财经》发现,市场对蓝宇股份的资金流向存在疑虑。在上市前夕,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配偶和母亲的银行流水未能完全提供,引发市场对资金去向的猜测。公司董事长在投资理财方面的大手笔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报告期内,董事长共花费8870.80万元用于购买和赎回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
蓝宇股份的募集资金用途也引发市场担忧。虽然公司表示将用于水溶性数码印花墨水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总部大楼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但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高达1.5亿元,接近总募集资金的30%,这使得市场对其真正资金需求产生疑虑。
《电鳗财经》认为,蓝宇股份的IPO过程虽然曲折,但其上市的意义却引发市场的质疑。其业绩的波动、产品价格的下滑、资金流向的不明确以及募集资金的用途等问题都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关于蓝宇股份的首募资金去向与市场疑虑解析
对于蓝宇股份的首募资金,市场对其用途充满好奇。这家公司即将上市,筹集到的首募资金高达5亿元,然而其利润仅为数千万元,发行股份也只有2000万股。这样的“微盘股”上市究竟有何意义?市场对此提出了质疑。
对于微盘股而言,其市值通常较小,基本面若不佳,可能会面临退市风险。尤其对于那些市值低于5亿的公司来说,退市标准的提高无疑加大了退市压力。微盘股的交易量相对较小,流动性较差,价格波动较大,容易存在价格操纵的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微盘股时,很容易因价格波动而遭受损失。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微盘股时需格外谨慎。
《电鳗财经》指出,蓝宇股份的未来走向仍值得关注。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该公司仍有可能通过有效运用首募资金、改善经营策略等方式实现突破。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行业动态等关键信息至关重要。蓝宇股份未来的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对此,《电鳗快报》将继续保持关注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