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创瑞通创业板IPO:多项客观数据异常、营业收入真实性成谜,营业成本数据多处矛盾,疑少计管理人员薪酬

炒股技术 2025-01-11 16:52炒股技术www.xyhndec.cn

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板IPO之路充满波折。这家主要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在IPO过程中突然主动申请中止审核,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诸多疑问。在此次改革重组中,估值之家对其招股书、问询函及相关公开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将重点关注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相关数据异常的问题。

关于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存在多项数据异常现象。预开票增值税款推算出的合同预收款与发行人披露的数据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很难用“巧合或数据错误”来解释,更可能的情况是提前确认了部分收入,意图扩大报告期内净利润以粉饰业绩。教育费附加与应交增值税的勾稽情况也存在重大偏离,进一步引发了对其收入包装和业绩粉饰的质疑。

关于营业成本,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发行人的售后安装费呈现诡异变动,对于其解释和变化,存在诸多矛盾和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在疫情封控期间,按照常理,委托第三方提供安装服务的情况应该增多,而发行人在该年度的售后安装费却极低,这与常理和公司的解释相悖,进一步引发了对其营业成本数据真实性的质疑。

昊创瑞通的IPO之路充满了疑云和矛盾。其营业收入的真实性、营业成本数据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少计人工成本虚增利润等问题,都是投资者和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解决,将会对其IPO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昊创瑞通的动态,并希望其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我们也提醒投资者保持警惕,理性看待其IPO进程中的问题,做好投资决策。

在此次IPO过程中,昊创瑞通面临的质疑和挑战无疑增加了其上市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提醒我们,作为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务模式,以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我们也期待昊创瑞通能够坦诚面对问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为投资者和市场提供一个透明、公开的信息环境。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了几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关于发行人的差旅费和售后安装费的关系,表面上看似乎存在一种逻辑联系,但实际上,差旅费的波动情况并不能印证这种变动关系。更令人费解的是,在2020年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年与2022年差旅费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售后安装费却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激增。这不仅令人质疑发行人在营业收入上是否存在“下功夫”的情况。

检测费的波动也显得颇为蹊跷。尽管招股书中说明检测费主要用于市场营销和招投标,但在招投标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检测费的增长却相对缓慢,这似乎与常理不符。结合前文对发行人收入真实性的分析,这种无序变动可能进一步暗示着营业收入存在虚报的可能。

发行人的固定资产收入比与行业特征严重不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发行人的固定资产比重明显偏低。深入剖析后,我们发现无论是从房屋建筑物还是机器设备方面考虑,发行人的固定资产收入比都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尽管发行人列举了一些理由来解释这一现象,但经过细致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发现这些理由可能并不成立。尤其是房屋建筑物的收入比偏低,不仅与地域房价差异有关,更重要的是让人对营业收入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一、关于发行人与双杰电气和金冠股份的差异

初看之下,发行人与双杰电气、金冠股份似乎有所不同,但细究之下,这些差异其实微乎其微。或许可以从它们均拥有钣金件生产线这一共通点来解读。通过对比机器设备和营业收入增长倍数,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除非发行人的募投项目存在虚报,否则其报告期末的营业收入很可能存在虚增现象。详见下表:

表5:(单位:万元)

注1:2026年营业收入来源于发行人的招股书预测数。

注2:2026年机器设备原值是根据招股书报告期末原值加上募投项目生产线金额得出的。

从表中数据可见,双杰电气和金冠股份在最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和机器设备增长上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趋势。发行人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增长态势,其预期收入在短短三年内增长1.73倍,机器设备预期增长更是高达14.61倍。如果发行人在报告期内的机器设备收入比偏低是由虚增收入造成的,那么这一切或许就能找到合理解释。

二、运输费用与订单增减变动的关联性之疑

根据招股书和问询函,发行人的运输费用主要与发货次数、货物体积/重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有关。其中,箱式变电站因体积/重量最大,运输费用率较高。接下来是智能环网柜,最后是智能柱上开关。以下是三大产品的订单数量和运输费用概况:

(一)智能环网柜运输费用解析

相比2021年,2023年智能环网柜订单数量增加131笔,运输费用也有所上升。在排除距离因素的影响后,我们发现每笔新增订单的运费显著高出预期。这一差异在2022年更为显著,引发了人们对运输费用与订单数量增长之间真实关联性的质疑。

(二)智能柱上开关运输费用解析

智能柱上开关的订单数量增长也伴随着运输费用的变化。不同年份间,尽管对华北地区的销售占比变动较小,但增量订单每笔运输费用却存在巨大差异。

(三)箱式变电站运输费用解析

箱式变电站的订单数量和运输费用变化也呈现出一些不寻常的模式。通过对单笔订单运输费用的计算,我们发现费用偏差较大,这进一步佐证了发行人营业收入可能存在不实的可能性。

通过对发行人的机器设备增长、运输费用与订单数量变化的分析,我们对其营业收入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和解释。二、营业成本数据存在显著矛盾

1、细分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直接材料数偏差显著

经过对发行人的问询函和招股书细致对比,我们发现其营业成本数据存在较大的矛盾。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令人费解的是,通过从主营业务成本直接材料中扣除三大产品的细分成本直接材料金额后,其他产品的直接材料金额,在2022年和2023年竟然超过了其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这种情况在估值之家看来,很可能是通过成本调剂或收入调整导致的成本错配。

2、单位成本不一致,疑有成本调剂现象

根据招股书和问询函的数据,我们发现发行人申报的商品单位金额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存在不一致。经过测算,这种差异对营业成本的影响数额如下:

单位:万元

注1:由于2023年的发出商品单位金额未公开,因此我们采用2021年营业成本差额偏差的均值来估算2023年的数据。

三大产品因单位成本差异导致的成本结转影响数在报告期内约为4,812.23万元。通常情况下,商品的单位金额是由其成本结转而来,因此单位金额与产品单位成本应该是一致的。发行人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让我们怀疑是否存在提前确认部分收入或虚增调配成本的情况。结合其他疑点,这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存在。

进一步地,我们通过产品毛利率推算可能影响的营业收入额,报告期内约为6,521.95万元。

三、人员平均薪酬普遍偏低,疑有少计费用、虚增利润的情况

通过分析招股书及相关公开资料,我们发现发行人的生产、销售、管理和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值,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酬远低于行业水平。例如,发行人的董监高管理人员平均薪酬远低于行业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酬几乎50%。这种差异在商业逻辑上很难成立。

发行人对于管理人员薪酬偏低的问题解释称,这是由于沧州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异导致的。这种解释似乎并不能完全站住脚,因为研发人员的薪酬却远高于其他工种,甚至高于行业平均薪酬。这可能暗示发行人通过调剂不同专业结构的人工成本来“维护”其研发实力,或者存在少计管理人员薪酬、虚增利润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关注。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