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量法则的应用方法有哪些-地量法则的应用方法是怎样的哪些是蓝筹股-
地量法则:如何应用并解读分布图?
你是否曾对地量法则的应用方法感到好奇?当你看到股市中的地量出现时,是否想知道如何解读这一信号?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地量法则的应用,并解读分布图的秘密。
我们要明白地量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大盘接近底部。但地量本身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大盘位置应有不同的含义。我们需要借助艾略特波浪理论等进行分析,通过大量历史数据的归纳,建立衡量标准来预测未来的大盘趋势。
地量与缺口理论相关,特别是在大盘处于高位时更显重要。通过对历史上股指高位和低位的成交量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地量的标准是有迹可循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在中级下跌行情中,底部成交量要缩至顶部最高成交量的20%以内。如果成交量大于这个比例,那么股指可能仍有下跌空间;反之,则有望见底。
地量的出现只是底部的信号,并不意味着底部立即到来。地量出现后,指数有三种可能的运行方式。
第一种是继续地量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成交量可能会持续萎缩,甚至在地量后再次缩小。我们只能将20%的信号作为一个可能的信号,大资金可以进行试探性建仓。
第二种是放量下跌。当大盘震荡加剧,成交量放大时,可能意味着中期底部的形成。从历史上看,在长期下跌的末期,地量后的放量下跌往往是一个明确的底部信号。
第三种是放量上涨,这是一个明确的上涨信号,无需过多解释。
除了预测大盘底部,地量规则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牛市中调整的结束以及当前调整的性质。如果成交量在下跌过程中能迅速缩小到高峰期的30%以内,那么调整可能结束,牛市继续的概率较大。反之,如果成交量不能有效萎缩,可能意味着市场分歧较大,调整幅度和时间都将加大。
地量法则是股市分析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其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脉搏,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而要想熟练掌握地量法则,对分布图的解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