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资产并购和重组
企业资产并购与重组的深度解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重组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购并、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资产重组,不仅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为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指明了方向。在健全的市场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可以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企业购并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生产集中和经营规模化,减少过度竞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与新建一个企业相比,购并可以减少资本支出,调整产品结构,强化优势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
(2)目前市场上的资产重组主要有三种类型:大型非上市公司入驻小型上市公司,实质上是“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上市公司内部进行资产重组或资产置换;上市公司兼并收购非上市公司。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重组相比,我们的资产重组还存在干预过多、短期行为严重、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
在企业重组中的角色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一些企业的重组行为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和动力。部分上市公司或母公司进行重组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达到配股标准,而非真正以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这样的重组可能会成为炒作的题材,但并未真正增加社会实际生产,对股市的持久发展不利。
(3)从国际经验看,并购能使企业实现超常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再度分化、企业价值受损、债务负担加重甚至破产的风险。企业在参与兼并热潮时必须保持冷静,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战略性发展的高度看待问题,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兼并重组的水平。
我们必须警惕“为重组而重组”的倾向,应真正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以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买方市场已正式形成。国有企业需要实现从生产管理型向资本经营的转变,真正自主地、规范地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实现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本经营、资产重组,从而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