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传递信号:改革预期再起

基金开户 2022-11-19 20:10基金知识www.xyhndec.cn

  8月25日上午,由中国研究中心和新华社《中国新三板》联合举办的“《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中国新三板》栏目总制片人严楷晨、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以及经济学界、券商、投资机构、挂牌公司代表、知名媒体等二百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2018年新三板持续低迷,截至2018年8月24日,挂牌企业总数11050家,比2017年12月31日的11630家减少580家;三板做市指数775.55点,比2017年一个交易日的993.65点下降218.1点。

  新三板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此次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的举办,聚集了业内政府、专家以及机构等相关人士,深入探讨新三板市场改革和发展前景。

  在论坛现场,隋强对于新三板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他表示,经过五年半的发展,新三板初期规模的任务已经完成,已具备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条件。对于下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的关键,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不动摇一是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宗旨不能动摇。他认为,新三板改革的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中小微企业的需求,这是新三板的初心和使命;二是必须坚持市场融资目标不动摇。他认为新三板要推进融资制度改革、提高融资效率,既要促进现行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发行机制更为便捷,也要积极应对优质企业大规模融资需求;三是要坚持持续巩固市场的特色制度不动摇。他认为下一步要考虑在现行小额融资制度上增加大额融资制度,在股票融资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品种,下一步的改革仍需以市场分层为抓手,着力解决发行融资、并购重组、交易定价、政策衔接等市场痛点,全面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

  《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与新华社《中国新三板》联合发布。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博士,就新三板2017年的总体市场运行特征、新三板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发布了蓝皮书(2018)研究成果。

  建议推进竞争性制度安排

  新三板市场经过五年快速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在进一步完善市场分层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夯实“非竞争性”基础制度的建设,策略推进“竞争性”制度安排。

  ,进一步完善市场分层管理制度。市场分层管理制度是新三板差异化制度安排的基础性制度,只有在较为完善的市场分层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有效提供差异化制度安排。目前分层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在创新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即推出一个“精选层”,把“精选层”定位为证券场内市场,以区别于目前把新三板整体定位为证券场外市场,为差异化制度供给奠定基础性制度安排。

  ,大力夯实“非竞争性”基础制度建设。主要制度安排包括一是调整挂牌准入制度。在提高整体市场准入门槛的,适度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挂牌准入门槛。二是尽快推出摘牌制度,提高市场整体质量,以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三是调整目前的主办券商制度,通过引入非券商市场服务主体,以解决市场的“激励不兼容”难题,从而解决服务效率问题。四是在进一步完善做市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改革整体交易制度。引入“非券商”做市商不但解决做市商规模不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市场的激励不兼容难题。在改革做市商制度的前提下,未来交易制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混合”交易制度的引入。五是进一步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2017年年底,新三板迈开了差异化信息披露的实质性步伐。未来随着市场分层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应该成为新三板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

  ,策略推进“竞争性”制度安排。在竞争性制度安排中,“转板”制度和在港交所挂牌的制度,因能为市场各方快速接受,应该在“精选层”实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是新三板平衡市场供需结构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应在进一步市场分层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准入门槛的制度安排,它紧迫又重要,须尽快推出。而证券公开发行制度和连续竞价交易制度,遵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可能需要在政府和市场各方高度认可新三板对创新经济具有支持效应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目前强制推行并不具备基本的市场基础和制度基础,,现阶段制度建设的重点还应放在夯实“非竞争性”基础制度建设上面。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