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投资指标有哪些(股东投资收益率怎么算)
1、股东和经理人,分别更看重哪些财务指标?
(1)股东关注的是公司的长期发展能力,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公司的内在实力,公司的净资产及其成长性,公司分红派息的多少,公司股价的表现,因为这些因素与股东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2)经理人与股东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经理人更多地关注公司当期的利润水平,因为这与他们的薪资水平往往挂钩;经理人关注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费用成本税金情况,这些直接影响到当期的利润水平
下面是详细介绍
简单地讲,股东、董事会、经理人角色区分如下所示
利益群体类型目标责任权利义务
股东获取最高长短期投资回报选举最佳董事会投票权、知情权投资
董事会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多赢利益回报及平衡代理权、决策权保值增值
经理人目标下的营运绩效企业运营管理建议权、管理权投入管理
要搞清楚的是目标。目标不清晰,行动就有可能出现偏差或失误。责任、权利、义务也是很重要的,这四方面共同构成了角色定位及区分,而且这四方面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A、股东角色定位
我们先来重点看看股东的角色定位。股东的本质目标是什么?是获得最优长短期投资回报。那么,作为股东,他怎么才能从对企业的投资中获得理想的回报呢?他在达到目标上面有什么理想的工作机制?理想的工作机制就是明智地行使自己的投票权,综合考虑、平衡、集中全体股东利益,选举出最好的董事会,其中包括正副董事长。
股东不能也不应该以个人或单一法人代表身份直接向管理层发号施令,股东的责任是选好自己的资产管理决策代理人—董事会,尤其是董事长。然后交由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全权处理自己的投资管理事宜。股东需要做的就是三件事一,掏钱投资,二,找好自己的代理人,三,把自己的投资目标清晰地告诉代理人并要求他实现预期投资目标。而且一旦股东把自己的投资决策管理权委托给董事会,某种意义上讲,在董事会生效期间,股东无权要求董事会行使自己的个别意志,更无权直接指挥管理层即经理人实践自己个别意志。
,股东既不应该也不能是董事会,而只是董事会的委托人,董事会与股东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商业协议,协议一旦达成,那双方也就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权利、义务,股东必须信任、尊重董事会,不能越权做事,否则会干扰董事会正常正确行事。股东不是董事会,很清晰地意味着股东对企业经营管理有法定的知情权,但无权指挥企业管理层即经理人工作,经理人作为董事会聘请的职业人士,只对董事会负责,听命于董事会指挥。,股东必须明白自己的身份,确切重视自己目标利益实现的关键点,即选举并监管好董事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企业还必须有监事会存在的原因,监事会的存在有助于股东确保董事会行使的是全体股东的集体意志,而非董事会成员自己或其所代表的个别股东小群体的目标、意志。
在不成熟的企业决策管理模式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个别股东试图取代或越过董事会行事对自己有利的个别意志,强势的个别股东甚至经常发生“强奸”董事会的恶劣行为而不自知。漠视、“强奸”董事会的后果必须是恶性的,必须造成董事会在管理层眼中权威的丧失和股东之间人为加剧的目标分裂和内部利益争夺,企业经营绩效必然受损。股东必须象个股东,董事会也必须是个董事会,否则成立个董事会做什么用?!
B、董事会角色定位
有了以上对股东角色与董事会角色的对比分析,董事会角色认知、定位就较容易说清楚了。董事会的核心角色是什么?是全体股东投资管理的集中代理人,董事会就是全体股东利益的一个专业性质的投资管理代理委员会。深刻理解这一核心定位,董事会的目标、责任、权利、义务就纲举目张、易于梳理了。
董事会因为是股东的代理人,所以其目标本质也就是股东的目标,股东的目标是什么,是获得最优投资回报,那么,董事会也就应该致力于帮助股东达成这一根本目标。但要指出的是,董事会不仅应当帮助股东达成他们的目标,而且还应该研究制定出达成股东目标的最佳方法,那就是企业发展战略和具体细化的日常运营战略,其中包括任命主要经理人、组建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
事实上,股东的目标和利益是不能由董事会自己直接实现的,那股东的目标、利益是怎么、通过什么过程顺利实现的呢?股东的目标、利益是通过经理人带领各级员工在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支撑下,运用包括供应商、经销商、媒介、政府、公众等多种资源,实现与顾客的产品服务交换,才获得顺利实现。股东目标、利益实现的过程就将经理人、员工、客户、消费者、社区、政府、公众等多个利益群体的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目标、利益及股东的目标、利益联系起来了。
既然股东目标、利益要通过这些人或组织来实现,那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目标、利益也必须在实现股东利益的过程中实现,否则,股东目标、利益就无法顺利实现。这样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目标、利益到底应该由谁来负责实现?本质上来说,还是要由董事会来实现。董事会必须综合考虑股东目标、利益实现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与运营两大战略时,自觉地将包括股东、经理人、员工、顾客在内的所有相关利益群体的目标、利益考虑在方案之内,确保大家的目标、利益都能够顺利实现,否则股东目标、利益实现过程就会出现断链脱节,最终出现损失甚至完全落空。
第三个问题其实已经蕴含在第一、二个问题当中,那就是董事会既要实现股东苛刻的投资目标,又要实现包括经理人、员工、顾客在内的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目标,这多个阵营的目标、利益之间会存在冲突吗?如果存在,又如果处理,由谁来处理?答案显然是存在冲突,而且经常冲突。那么,谁来处理?董事会来处理。董事会作为从股东那获取高额报酬的投资管理专业人士,他们负有帮助股东平衡所有利益群体目标、利益的职责,并且多数时候需要是创造性的整体解决方案,最终目标是实现多赢股东、经理人、员工、顾客各偿所愿,皆大欢喜。而绝对不能是两败俱伤,或同归于尽。
董事会具有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短期或日常运营战略之责任,其中包括选拔、任命管理层及关键员工之责任。事实上,一个企业真正负责企业总体绩效的最终负责人应当是以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而不是首席执行官。顾名思义,首席执行官只应对在董事会制定的战略指导之下的当期企业运营的效率负责他的职责是执行战略,考察他的是执行战略的执行力如何;如果战略正确,那么自然绩效突出,如果战略本身错误,不可能由运营单独创造奇迹。
需要指出的是,董事会虽然对经理人负有监督指导之责任,但对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却并没有“代君行事”甚至“先斩后奏”的权利。董事会对于日常运营管理只有两个权利一、监督检查管理层是否按照董事会战略意图在有效开展工作,并集中向管理层负责人即首席招待官提出反馈及管理意见;二、如果发现管理层无法达到董事会要求,按照法律规定和商业协议撤换企业管理层即经理人。董事会在日常管理上“为所欲为”,就象股东操作管理一样,会打乱正常管理秩序,百害无益。
C、经理人角色定位
有了以上详细探讨作基础,经理人角色定位已经自然清晰,无须过多叙述。但仍有几点是要给予足够关注的。
第一点,经理人虽然没有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战略的决策权,但却拥有足够而且必要的建议权,而且在实际经营管理中,战略方案多数由经理人提出,然后提交董事会审批通过,,经理人事实上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和运营战略具有一半决策权。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许多大企业领导人会让一个人兼任董事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原因。原因就是战略制定权和执行权已经集中于一人身上。这种方法好不好?如果董事长只是董事会的召集人,并不具有事实霸权,战略决策仍然是董事会集体决策,那么,这个方法有利于整合战略制定与执行过程,效果好;如果董事长存在个人事实霸权,这个方法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第二点,经理人虽然负有营运和战略建议的职责,但不要把自己角色与董事会甚至股东混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经理人不自觉地发生了角色位移甚至错位,其严重后果是一、不能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运营责任,无法出色地完成企业运营目标;二、与股东、董事会发生战略冲突,造成企业战略摇摆或混乱,强势的管理层甚至也会“强奸”董事会,最终铸成大错,给企业也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
,股东、董事会、经理人是担负不同职能的三个不能角色,三者不能混淆。股东以实现投资目标为主,并不一定要操纵董事会甚至操纵管理,而是以选举优秀董事会代理投资管理为核心职责。董事会则应综合考虑、平衡各方目标、利益,争取共赢,并且严守本分,克尽职责。经理人则尽心竭力,以帮助董事会实现长短期目标为己任,而不可与股东、董事会相抗衡
2、看一支股票,主要看哪些指标?
选股票主要看的指标有
1.财务指标市净率、市盈率、公积金、每股年度收益率;
2.行业指标金融指标、制造业指标;
3.政策导向金融改革、减排降耗等;
4.买卖操作,主要看
5.技术指标MACD、KDJ、CCI、Boll 、MDI等;
6.风险事件(相关)天灾人祸事件;
7.经济指标GDP增速、通胀率CPI、采购经理指数PMI;
8.外围(相关)大宗商品、期货、美股、日经、港股、法国股指、德国股指、汇率市场;
9.货币流动性M1、M2、国债回购、存准、利率、QE3量化宽松等等;
其它相关;
炒股不能全靠指标,指标只是一种参考,市场上的指标有千百种,单靠指标炒股赚钱的几乎没有,最关键是股票走势的分析,技术分析主要是力度学跟形态学,多研究,多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模式跟操作方法,保持稳定收益才是关键。
扩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的背后都会有一家上市公司。,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参考资料股票_百度百科
3、投资收益的指标主要包括哪几个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的涵义和作用?
流动性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个比率在2左右最好,证明偿债能力好,资金运用合理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
比率在1以下最好偿债能力好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越高越好
财务杠杆比率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越低越好
债务资本率=债务总额/资本总额
越低越好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资产
越大越好
获利比率(资金运用)
销售利润率=销售额-税额-销售成本/销售总额
越高越好了
活动比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净销售额/固定资产总额
高好
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资产总额
高好
存货周转率=销售总额/资产总额
高好
还有的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具本科目代表的意思了
比如说,货币资金是越多越好了,但不要太多
预收账款如果很多的话就是表明他们公司的货是供不应求了,是个好事,应收账款太多就不好,那样是虑增资产等等,你仔细分析各个科目的意思,这些都需要你有点专业知识,一般用上面我跟你说的就够了的。
4、评定一支股票的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有哪些指标?
根据巴菲特选股原则,先看毛利率(最好15%以上),是每股净资产(也叫股东权益),三是看净资产收益率(最好15%)。我说的这些数字不是指一年的,要看三年的或五年的数值。还要看目前价位是不是合适。贵州茅台价格高,就是由于上述指标好,有长远投资价值啊。我给你推荐二只股票,一个浙江龙盛,二是宁波韵升。都是这样的股票。不过都只能做长线,短线,你去找涨停股。
5、资本收益率的公式是什么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对于单户企业,净利润就是企业的所得税后利润;而对于集团型企业,净利润是指归属母公司的税后净利润。
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在计算资本收益率时应予剔除。税后ROC=运营该收入(1-税率)/(债务账面价值+股权账面价值)
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即税后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也是财政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的风险越少,值得继续投资,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就意味着股票升值。
扩展资料
地位作用
1、树立资本经营观念,以追求最大限度资本增值为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载体,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体现在对资本的组织、管理和营运上。
2、建立一个分析系统,加强对指标的分析
资本收益率指标综合性强,通过分析,可以找到企业经营活动进一步合理化的关键问题所在,找出影响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的主要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提高资本收益能力。
3、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以人为本,将人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现代管理思想,它反映的是“人力决定企业前途”的经营理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本收益率
6、反映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有哪些?
常用来反映股票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标准差、贝塔值、持股集中度、行业投资集中度、持股数量等指标。净值增长率波动程度越大,基金的风险就越高。
7、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大小的指标有那些?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