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审委严出新高度 中德、国金、兴业无一项目过会

配资炒股 2022-11-20 11:22炒股配资www.xyhndec.cn

  两天12家企业上会,2过1缓9否,无疑,IPO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数据不会说谎,自去年10月17日“大发审委”履职以来,剔除取消审核的5家企业,大发审委迄今合计审核12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过会仅66家,过会率低至54%,而此前2017年过会率维持在86%左右。

  在刘士余主席“勇于否决”的鼓励下,2018年IPO形势更为严峻,36家企业上会仅14家获通过,过会率不足39%。

  市场形势如此“惨烈”,保荐机构也是胆战心惊。解读君注意到,新一任发审委上任后,各大券商的项目过会率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幸运者如华泰联合,6个保荐项目全数通过,悲催者如中德证券,上几否几,全军覆没,悲兮惨兮。

  中信保荐数量居首

  数据显示,“大发审委”履职至今, 共保荐了10家企业上会,其中6家通过审核,通过率60%,保荐数量居所有券商之首。紧随其后的是 ,保荐数目9家,华泰联合、 、、华林证券则分别凭借6家的保荐数量,并列第三名。

  

  48家保荐券商中,期间保荐数目超过5家的还有3家,分别为安信证券、中德证券和 。与之相对的是,部分小型券商保荐企业数量处于“弱势”地位,诸如、金元证券等22家各自保荐数目仅1家。

  中德、国金、兴业无一过会

  相比于保荐数量,保荐机构的通过率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这方面市场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

  具体来看,2017年10月17日至今,证监会公开审核IPO申请的企业共122家,涉及48家保荐券商,其中17家过会率达到100%(包括共同保荐项目)。不过因统计时间较短,部分券商保荐数量仅为1-2家,比如上述17家100%通过的券商中,仅华泰联合一家保荐数量超过2家。

  若剔除保荐数量低于3家的29家券商,发现仅华泰联合一家通过率达到100%,中德证券、国金证券、 则恰好相反,上会项目无一通过。

  

  其中最“悲催”的要属中德证券,其保荐的5家公司中,2家拟上创业板,2家拟上主板,1家拟登陆中小板,可惜5上5否,全军覆没。

  国金证券可能是唯二能跟中德证券比惨的机构,5个项目4个被否1个暂缓,唯一被暂缓表决的明德生物二次上会时间尚未安排。另一家“悲催”券商是兴业证券,其保荐4家企业上会,其中新三板公司捷昌驱动临时取消审核,3家则全部被否。

  中天国富、英大证券、信达证券等9家券商心里也很憋屈,全力保荐1个项目,同样未能过会。

  或因集中清理堰塞湖

  对于近期IPO否决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某券商保代表示可以看成集中清理堰塞湖的结果“这些企业排队时间较长,本身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被否很正常。”他也向解读君吐槽,“项目被否率那么高,都想直接跳槽了”。

  投行圈最近的确不好过,虽然新股发行常态化,部分券商在IPO承揽上赚的盆满钵满,但IPO审核愈趋严格,对保荐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保荐团队来说,完成一个IPO项目至少需要3年,一旦被否几年都白干了,不过即便企业已成功上市,也不代表高枕无忧。

  2017年年中,因欺诈发行上市的 正式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兴业证券作为其承保机构被证监会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1200万元,并处以2400万元罚款,没收承销股票违法所得2078万元,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兴业证券还设立了5.5亿元先行赔付专项基金,赔付金额约为保荐收入的46倍,此次处罚成为监管部门对券商的最大罚单。期刘士余喊话券商要从源头上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不能“只荐不保,一上了之”。

  有资深保荐人感叹,IPO业务容易将投行人的思维和视野都固化在尽职调查上,但投行不是尽调,它是金融业,老老实实走综合金融服务的道路,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声明本文来自 解读新三板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