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痼疾”难解 新三板企业摘牌激增

配资炒股 2022-11-20 14:16炒股配资www.xyhndec.cn

  在挂牌企业接近万家之际,新三板摘牌公司近期激增,甚至出现了创新层企业摘牌退市的现象。2016年截止于12月11日,已有47家企业系主动或被动原因而退市,数量同期相比增长了3.62倍。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新三板尽管推出了创新层,但没有配套政策激励,导致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没有融资、没有交易;另一方面,其他板块加大改革力度,如创业板、中小企业板IPO越来越频繁,而且海外的资本市场也在采取一些策略吸引新三板企业。

  中旗股份摘牌摇身变创业板新星

  12月6日,中旗股份(300575)完成了IPO发行申购。这家新三板企业有望摇身一变成为创业板新星。此次中旗股份发行1835万股,每股发行价为22.29元,拟募集资金4.09亿元。

  与发行价格相比,中旗股份挂牌前一轮融资价格仅为每股6元,由九鼎旗下三家机构投资6000万元。巨大的估值差距引起了市场关注。12月6日,有35家进入IPO辅导的挂牌公司股票上涨。

  中旗股份给新三板企业转战创业板上了一堂“励志”课。2014年10月,公司登陆新三板;2015年2月,预披露IPO相关文件,并在证监会受理后,2015年2月停牌;2016年8月,公司首发获通过;2016年11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申请终止挂牌;2016年12月,成功在创业板首发,开始网上和网下申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年的新三板市场挂牌时间中,中旗股份没有在新三板上进行过一笔交易,其总股本在IPO之前,一直是5500万股,股东结构也未发生变化。唯一的机构投资者是九鼎集团,当前所持有中旗股份的市值达到13.37亿元。考虑到九鼎集团此前还有更低价格入股的情况,仅用6年时间,九鼎集团收益增长幅度达到2128.33%。

  摘牌的情形也蔓延至创新层“优等生”身上。12月5日,世纪空间(835225.OC)正式终止新三板挂牌,成为首家创新层退市企业。据记者了解,世纪空间在新三板挂牌还不满1年,该企业退市后,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总数也降至952家。

  据了解,世纪空间此前曾发布公告称,正在接受A股IPO辅导,辅导备案情况已于今年10月26日在北京证监局网站进行公示。业内人士猜测,公司此次摘牌或与IPO筹划进度有关。,从最近申请摘牌的8家公司业绩来看,除去苏达汇诚处于亏损状态、合建重科业绩同比有所下滑之外,其余几家公司的业绩还不错,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创业板上市标准的要求,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摘牌。

  今年以来主动摘牌数量激增

  截止于昨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为9891家,基础层8939家,创新层952家。伴随着新三板的快速扩容,这个市场也正在产生微妙得变化。一边是挂牌数量的持续增加,另一边则是主动退市企业显著增多。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的退市企业数量仅有13家,而2016年截止于12月11日,已有47家企业系主动或被动原因而退市,数量同期相比增长了3.62倍。

  数据显示,目前,已完成A股IPO的新三板公司共有12家。除了中旗股份,双杰电气、康斯特、合众科技3家公司2015年完成IPO转板,之前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有8家。这12家企业平均排队时间为1.55年。其中,安控科技、双杰电气、康斯特及合纵科因暂停发行排队时间稍长。

  估值的快速提升,成为挂牌企业转板的最大驱动力。以中旗股份为例,从新三板到创业板,中旗股份的估值提升了2.7倍。去年6月从新三板转至中小板的合纵科技估值则提升了2.8倍。巨大的估值差异激发越来越多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进入IPO辅导,启动上市进程。

  截至目前,公告进入IPO辅导的挂牌公司达到265家,至少23家已经完成辅导验收。其中,14家为创新层企业。

  有分析认为,对于相同行业的公司,即使新三板公司利润更高,市盈率可能不到10倍;而主板公司估值可以达到90倍以上。,新三板公司在融资时,面对投资机构显得信心不足。

  上述从新三板摘牌转战IPO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从挂牌到退市,二级市场几乎没有交易。除双杰电气外,其余公司在新三板的挂牌生涯不仅二级市场零成交,一级市场零融资。

  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表示,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是对企业的定价。在新三板市场为6元/股,同一家公司到了A股市场,就可以每股二十多元,这种现象让人深思。

  新三板摘牌潮或因资源错配未来市场将更趋分化

  进入下半年,新三板企业摘牌现象渐趋密集,企业摘牌原因包括进军IPO、并购重组以及违规被强制退市等不一而足,有市场从业人士反映称无论何种原因导致企业频频摘牌退市,均反映了市场无法满足挂牌企业的发展需求,但也有业内专家指出,这是市场自我净化与丰富结构的正常过程,对此企业面临的要务是“找好定位,积极应对”。

  新三板流动性和资金活水短期内预计难有明显改善,部分挂牌企业专心选择IPO。根据安信证券研报,目前已有231家公司发布接受上市辅导的公告,53家公司已上交IPO首发申请材料。这些数字相比2015年全年已大幅提升。

  另一部分企业选择“待价而沽”,即被A股上市公司并购。自去年以来,新三板逐渐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池”。不过,从目前的案例情况看,偏低的估值令不少新三板大股东大呼“不划算”。,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失败的案例也在增加。其中,高溢价、涉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跨界并购存在“借壳”嫌疑等因素成为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原标题转板虹吸效应、流动性“痼疾”难解 新三板企业摘牌激增)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