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策略一:寻找近期下跌趋势的个股,观察其是否出现极度缩量现象。一旦确认缩量,将其纳入股票池,观察其后期走势是否出现低开,同时留意其K线形态是否有突破迹象。一旦突破,便是良好的买入时机。
选股策略二:聚焦那些前期表现出强劲连续上涨态势的个股,观察它们最近是否经历缩量下跌。将这些个股纳入观察名单,并密切关注其第二天的走势,尤其是留意其是否出现不寻常的低开情况。若成交量低迷且换手率较低时出现低开,这类个股值得考虑买入。
策略三:
第一步,精心挑选以涨停方式突破前期阻力位的个股。优选早盘即封住涨停的股票,其次是下午开盘一小时内封涨停的。尾盘封涨停的则不考虑。均线系统需呈多头排列状态。在涨停封单方面,封单大小要适中,盘中多次打开涨停的则不考虑。
第二步,筛选出涨停后大幅高开但最终收阴的个股。主力可能会通过拉高股价然后顺势下滑的假象来诱使散户抛售股票。在巨大的成交量阴线出现时,主力实际上在大量买入散户抛出的,为后续的拉升做准备。
第三步,在洗盘阴线后或股价企稳向上拐头时寻找买入点。稳健的操作策略是在回调至5日均线附近买入,或在放量突破长阴开盘价时逐步增加仓位。对于更积极的投资者,可以在回调至5日均线附近时增加更多仓位。
涨停秘籍四:
1. 30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40%,股价连续创新高且涨停次数增多。这种股票显示出主力坚决做多的意愿,容易聚集人气并反复走强。
2. 股价进入横盘整理期小于20个交易日。主力在此阶段可能采用假破位和冲高回落的手法来诱使短线资金出局,为后续拉升做准备。
3. 当MACD指标中的DIF和DEA从金叉快速发散到粘合时,红柱开始缩短并伴随着量能的萎缩。此时是介入的关键时机,一旦DIF重新向上拐头并伴有红柱的快速拉长,即是良好的买入机会。
涨停秘籍五:
1. 近期出现放量涨停并有明显的主力资金运作迹象。只有有主力运作的股票才可能出现连续的上涨行情。
2. 符合市场热点并创出阶段性新高。处于市场热点的股票更容易吸引跟风盘,增加股性活跃度并带来获利机会。
3. 在短线强力吸盘后股价再度向上时买入。股票的拉升往往不会一蹴而就,主力需要在洗盘后重新布局拉升,当股价再度翻身向上时即是良好的买入时机。例如兔宝宝和中航精机的走势便体现了这一点。
涨停秘籍六至七不再赘述具体的选股方法和策略细节以避免冗长,但总体上它们都在寻找那些显示主力资金积极运作、具备良好市场热点响应并可能经历短暂调整后即将加速上涨的股票。当这些股票突破关键点位或出现特定技术形态时,便是良好的买入机会。股价的走势背后隐藏着主力的战略布局。当股价连续创近期反弹新高,却未涨停时,主力正在为更高的目标进行布局。他们采用小阳线或中阳线的方式拉升,避免引起短线资金的过度关注,实则是在相对低位悄悄收集。这种模式下,预示着股价即将进入加速拉升阶段。
当长上影阳K线出现,伴随着量比的增加和换手率的适度变动,这是主力洗盘的信号。全天量比1倍以上,换手率保持在5%以内,股价经历早盘冲高后回落,短线获利资金在此过程被洗出。随后,主力成功洗盘后,次日开盘即快速拉升,突破长上影线高点,这时便是绝佳的买入时机。
涨停的背后是主力资金的坚决做多意图。当股价在底部出现首个涨停板,并且伴随着跳空缺口的形成,预示着后市拉升的概率大增。特别是在股价运行在120日均线上方时,多方更有优势。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的粘合是股票调整的结果,也是决定二次拉升的关键。一旦股价突破平台整理,5日均线与10日均线重新分离,这是二次行情的启动信号,也是我们捕捉涨停的最佳买点。
在寻找涨停股的过程中,“量比”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观察个股的量比,结合K线形态和买卖点的确立,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涨停股。当出现缺口时,如果前一个交易日是涨停K线或带上影线的K线,且量能明显放大,那么开盘即强劲拉升的股价,可能意味着多方总攻在即。最佳买点通常出现在股价调整至缺口附近时缩量或股价放量突破形成缺口时。
涨停板的出现并非偶然,背后隐藏着主力的战略布局和技术操作。通过深入理解股价走势、结合技术分析和主力行为,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买入时机,捕获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