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市场大量项目积压急盼退出渠道给力
清科研究中心推出的《2014年中国VC/PE退出策略研究报告》,就我国股权投资机构退出现状、各种退出方式优劣势及政策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就我国机构未来退出策略趋势进行了探索。
退出压力国内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2009年、2013年中国A股市场IPO暂停,2012年美国资本市场中概股危机导致中概股赴美上市曾一度冰封,而并购方面金融工具缺乏、谈判不确定因素大,PE二级市场不发达……种种原因导致的退出渠道不畅使得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上积压了大量项目。
有数据显示,2009~2013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数合计7533起,而同期退出案例数仅2245笔,占投资案例数的约1/3。话句话说,就是目前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有约2/3的项目尚未退出。退出压力巨大,这已经成为国内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瓶颈。
进一步具体分析看,在我国,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模式大致分为IPO退出、并购退出、股权转让、回购、清算等方式。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2009~2013年间发生的2245笔退出案例中,IPO退出1433笔,占比63.8%,并购退出275笔,股权转让277笔,回购退出177笔,清算退出8笔,其他方式退出75笔。
从数据不难看出,在我国,股权投资机构退出的主要渠道就是IPO。而伴随着2013年A股市场IPO暂停长达一年多,以IPO退出为主的现象开始发生了转变,催生出了多元化的退出渠道,尤其是并购退出在退出市场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从项目阶段来看,通过IPO方式退出的项目均处于成熟期,而并购和股权转让多为早期项目退出时选择的退出方式。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退出被投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在证券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将私人权益转换成公共股权,在上市股票解禁后,通过减持实现资本回收和增值。
并购(Trade Sale)退出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兼并是指由第三方实力较强的公司与被投公司合并组成新的公司,而实力较强的公司占主导地位;收购是指第三方企业通过有关市场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或者产权从而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行为。
股权转让(Secondary Buyout)股权投资机构将被投企业股份转让给其他财务投资者。
回购(Repurchase)被投企业的管理层或者其他合伙人向股权投资机构回购企业股份,从而使投资资本顺利退出。
清算(Liquidation)私募基金对到所投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新手炒股入门
- 宏盛华源(601096.SH)发预增,预计2024年净利润2.19亿元到2.42亿
- 哪些地方有期货交易培训班?有靠谱的新手训练营吗?
- 股票600741的投资价值如何
- 300070股票行情
- 华夏回报基金今日净值
- 投资有效策略:实用技巧降低持仓成本
- 十大券商策略,十大券商一周策略?
- 萤石网络:针对宠物推出的TAMO移动看护摄像机已于2024年9月上线
- 缠论学习67:线段的划分标准
- 为什么股票、基金都一起跌?是什么原因?
- 富淼科技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解除
- 宝塔实业(000595)2月12日14点10分触及涨停板
- 如何选股赚钱绝招买强势股
- 龙虎榜是什么?教你看懂龙虎榜!
- 如何找到股票投资机会?炒股是怎么赚钱的?
- 六大经济大省“年报”挑大梁,GDP增速超全国平均,有你的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