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缘何不在国内A股上市 创业融资存"门槛"
有望荣膺2014年IPO“融资王”的阿里巴巴集团,近日终于做出了赴美上市的决定。不少股民不禁惋惜像阿里巴巴这样的超优质公司为何不能留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
近年来,内地的优质公司,尤其是高成长型的科技企业频频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让境内投资者无法购买高潜力公司股票、不能分享高科技企业的成长红利而扼腕叹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高科技企业“频频出国”?
优质公司频频“出走”为哪般?
目前各家机构对阿里巴巴的上市估值不一,私募人士预计其估值在1200亿-1300亿美元之间,募股金额将超过100亿美元,将成为Facebook上市后,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网上市个案。
虽然阿里巴巴公告也显示,“如果未来条件允许将积极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但近年来内地的优质公司,尤其是高成长型的科技企业频频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使A股市场丧失了许多优质资源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3年有66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90.13亿美元,较2012年98.42亿美元水平提高93.2%;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88亿美元,活跃度较2012年提高40.4%,且比上市较活跃的2011年IPO金额还高出6.7%。
不但如此,在这66家中国企业中不乏超级“潜力股”——“58同城”“去哪儿网”和“汽车之家”等;而在此之前,则有新浪、腾讯、网易、百度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今年以来,京东和新浪微博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文件,分别计划募资15亿美元和5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概股在美颇受追捧无疑是吸引优质公司“出走”的直接原因。事实证明,不少中国股票也的确获得了华尔街投资者的追捧。
中文旅行平台“去哪儿网”去年11月1日登陆纳斯达克,两次上调发行价至15美元,开盘仍暴涨89%报于28.43美元,按首日开盘价计算,去哪儿网市值达37亿美元,获得40倍超额认购。而就在前一交易日,信息分类网站58同城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报21.22美元,午盘一度上涨53%。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多数中企上市之后股价表现良好,其中网易半年股价上升近4成。就连一些在国内表现并不突出的互联网企业也受到各方资金的疯狂追捧。如去年在美上市的欢聚时代和兰亭集势,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筹集的资金均在9000万美元以上,欢聚时代的股价一度上涨两倍以上,兰亭集势的股价也曾接近翻番。而这些优质的创新企业却很难保证在A股获得好的定价。
国内创业融资存“门槛”
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内地高科技、高成长性优质公司之所以出现“出走热”,表面看来是因为在外“受宠”,但其背后却是国内创业融资环境的重重门槛。
,创业板上市审核标准重“持续盈利”,新兴产业境内融资门槛偏高。我国资本市场实行发审制,“持续盈利能力”是决定发行人能否登陆A股市场的重要标准,也是创业型公司的最大障碍。如对于拟在创业板IPO的公司来说,其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等。
多位投行人士认为,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标准不科学,过分强调成长性。即便是目前股价高达130美元的中概股龙头百度,其在刚赴美上市时年营收也不过1400万美元。
投中集团执行总裁金建华认为,在我国,高成长性的初创型企业多因无法满足财务方面的要求而被A股市场拒之门外;而在海外市场上,只要企业合法合规、信息披露完整,且能够被投资者所认可即能上市,且等待上市的时间不会太久。
如根据A股的上市标准,京东和新浪微博均不符合三年盈利要求。京东虽然在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首度盈利6000万元人民币,但2012年、2011年分别亏损17.29亿元人民币、12.84亿元人民币;新浪微博甚至还在亏损。
第二,国内结汇、变现渠道不畅,海外PE“裹挟”企业出走。一家已赴美上市的公司财务总监认为,海外上市企业集中在高科技行业,这不仅仅是资本市场差异造成的。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从创业融资到上市的全程中,海外PE等投融资中介的介入机制更成熟。
第三,创业融资环境难产,孵化期企业遭遇本土创投资本扶持不足。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琦认为,目前,我国本土私募发展进入“洗牌期”,之前由于疯狂发展,形成“全民PE”,且无视投资本质,大肆哄抬价格,使一些真正有高成长性的创业型企业没有得到扶持,转而出走海外。
前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认为,内地目前缺乏合格的本土私募及中介机构;在内地投资者投资无门或缺乏经验的,海外投资者却大肆套现中国公司,充分享受内地经济发展成果。
如何促优质公司“回流”?
近年来,内地的优质公司,尤其是高成长型的科技企业频频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使A股市场丧失了许多优质资源;而由于这些公司不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绝大多数境内投资者无法分享其成长红利,形成投融资“内旱外涝”的窘境。
监管层在近期已多次表态,要改革现行上市制度,在A股市场改善创业型公司的投融资环境。如淡化持续盈利能力标准、积极引导国内资本积极扶持高科技成长性企业等措施将逐步推进。
“在定价方面,由于海外拥有比较完善的高科技投融资模式,大中小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都较容易得到认可。这一理念值得我们的资本市场借鉴。”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才是根本。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高科技上市平台由美股向港股转移,我国股市“本土化”效益正在被进一步削弱。
金建华认为,为了更好地满足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应继续大力建设三板、四板市场,为A股提供上市企业储备池;还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定价、准入、转板机制。
,与A股市场持续数年的上市排队相对的是,美股上市审查流程最短可至6个月;公众股份的最低总市值只需300万美元(美国证券交易所)—500万美元(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即可上市。在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只要满足三种市场准则之一,营运历史在2年内的企业就可申请上市。
新手炒股入门
- 宏盛华源(601096.SH)发预增,预计2024年净利润2.19亿元到2.42亿
- 哪些地方有期货交易培训班?有靠谱的新手训练营吗?
- 股票600741的投资价值如何
- 300070股票行情
- 华夏回报基金今日净值
- 投资有效策略:实用技巧降低持仓成本
- 十大券商策略,十大券商一周策略?
- 萤石网络:针对宠物推出的TAMO移动看护摄像机已于2024年9月上线
- 缠论学习67:线段的划分标准
- 为什么股票、基金都一起跌?是什么原因?
- 富淼科技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解除
- 宝塔实业(000595)2月12日14点10分触及涨停板
- 如何选股赚钱绝招买强势股
- 龙虎榜是什么?教你看懂龙虎榜!
- 如何找到股票投资机会?炒股是怎么赚钱的?
- 六大经济大省“年报”挑大梁,GDP增速超全国平均,有你的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