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收益重回4时代 理财要学会精打细算

炒股入门 2022-11-21 09:51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摘要 【货币基金收益重回4时代 理财要学会精打细算】全市场693只货币基金(份额分开统计)中,多达297只产品收益超过4%,占比超过4成。受市场资金面偏紧影响,货基收益有望进一步上升。   在“2”时代和“3”时代徘徊2年之久后,部分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近期重回“4”时代。市场人士分析,受市场资金面偏紧影响,货基收益有望进一步上升。,随着市场“风口”转向,多家基金公司将营销重点放在货币基金上。

  近期7日年化收益超4.5的货币基金

基金代码基金简称7日年化手续费操作
001894泰达宏利活期友货币A4.89%0.00%购买 开户购买
001826国寿安保增金宝货币4.85%0.00%购买 开户购买
004282博时兴荣货币4.81%0.00%购买 开户购买
003467富荣货币A4.76%0.00%购买 开户购买
002960博时合利货币4.64%0.00%购买 开户购买
710501富安达现金通货币A4.63%0.00% 0.00%购买 开户购买
000837国投瑞银钱多宝货币I4.61%0.00%购买 开户购买
213009宝盈货币A4.57%0.00% 0.00%购买 开户购买
004060博时兴盛货币4.54%0.00%购买 开户购买
,银河证券,截至日期2017-06-16

  资金利率中枢抬升

  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达3.842%。而在全市场693只货币基金(份额分开统计)中,多达297只产品收益超过4%,占比超过4成。

  记者了解到,货基收益的不断上行源于货币市场利率的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在2017年一季度末的数据为1.3%,创下近5年新低。,5月份银行存单余额缩减3000多亿。监管压力下的银行缩表进程或已开始启动,现券收益率被动上行。目前来看,6月存单存量将继续下降,意味着银行将继续被动缩表。

  招商招财通理财债券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向霈表示,今年监管层主导的去杠杆、抑泡沫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中枢抬升,货币基金收益率作为银行间资金利率的指针也随之上涨,而且今年资金利率波动性也明显提高,货币基金通过把握好时点机会进行配置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收益。

  货基收益有望继续攀升

  多数基金经理都表示,货币基金收益率有望继续攀升。

  银华日利基金经理洪利平表示,近期商业同业存单发行量与期限双双收缩,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久期错配更加严重,滚动吸收负债压力增大,收益率被不断推升。在公开市场到期量大、超储低位、半年末敏感时点等因素的冲击下,短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大概率将维持偏紧的格局,资金利率中枢可能进一步抬升。

  鹏华安盈宝货币基金基金经理叶朝明表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偏紧格局,资金面难言宽松。,银行体系面临新一轮MPA考核,这将给货币市场带来阶段性冲击,资金面或将进一步收紧。,从同业存单供需情况来看,6月同业存单到期量创历史新高,“供需缺口”加大同样会对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货币基金收益或进一步提高。

  当前,已有个别货基收益率破“5”,但对于货币基金收益是否能大面积回归“5”时代,基金经理的意见出现分歧。

  基金经理表示,是否能重回“5”时代,取决于短期利率的上行幅度。考虑到未来短期利率有望进一步上升,且短期的逆回购在资金紧张时预计平均在5%左右,短融收益率在此环境下可能也会上行至相当水平,并不排除存在这种可能性。

  另有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市场走势的发展仍朝着预期的方向,但这波市场开启调整的时点自5月份开始,时间较早则会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波峰,利率上行的幅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从而导致收益率波峰更为平滑。

  理财就要精打细算

  “一键互转”是天天基金活期宝推出的特色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可以随时把低收益的货币基金转换为同期的高收益货币基金。(点击了解活期宝)

  举个例子,假如某人买入活期宝其中的一直基金A,如果有其他基金B的收益率高于A,那么投资人就可以通过一键互转功能,将A基金换成B基金。

  “一键互转”的优势

  传统货币基金步骤为T日赎回原货币基金产品,T+1日或者T+2日资金赎回到银行卡,T+3日再申购新的货币基金才能确认成功,也就是说要中间花2-3个工作日。而通过活期宝的一键互转功能,T日15点前互转,T+1日确认后即可转入新基金,基金转换上更加灵活。

  活期宝互转收益怎么算

  互转收益不间断,T日享受转出货币基金的收益,确认成功后T+1日开始享转入货币基金的收益。也就是说,假如某人6月15日下午3点前把基金A转换成基金B,那么转出当日享受的是基金A的收益,第二天享受的是基金B的收益。

  (DF073)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