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李仁杰内部演讲曝光!
近日,前 行长、现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发表一场内部演讲,这位自2002年起出任行长、带领兴业银行从资产总额不足1500亿元发展至自营资产逾5万亿元,富有创新气魄的老牌银行家如何看待“中小银行转型”这一问题?
演讲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一、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小银行最起码面临这三方面的挑战
1、中小银行异地扩张恐成“接盘侠”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多重影响下,银行业告别近二十年来“跑马圈地”式扩张方式,通过跨地经营、开设分支机构直接带来规模上量的发展模式受到限制。
很多银行都有着天然的规模扩张的冲动,不少从业者把“贷款规模增长”视作是自己的一张成绩单,如中小银行在开设异地分支机构后,由于人生地不熟、对异地情况不了解,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糊,往往成了当地其他银行甩包袱时候的“接盘侠”,经营效果不如“老根据地”。
2、银行业务结构快速转型难度大
金融去杠杆政策主导,MPA考核日渐趋严,银监会严格整治“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行位,同业和表外理财业务发展受限,要求资金脱虚向实。持续推进减费让利,中间业务收费受到限制。传统贷款业务对资本占用和资产收益要求高,银行业务结构快速转型难度大
3、优质资产获取难度大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企业推进去产能、去杠杆,加速企业优胜劣汰,导致银行资产质量受损、不良率高企;而对于新兴产业、银行的了解度不够,难以快速渗透,获取优质资产难度大;
二、对中小银行而言,零售应该是被予以足够重视的业务板块。
1、相较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存在提升空间
近十年来,国家加杠杆加在哪里?主要是加在企业和地方政府,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增加,银行传统对公业务发展空间有限。而对居民部门的加杠杆程度相对低一点,这几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国际比较仍然存在提升空间。
2、中外比较,国内银行零售业务占比存在提升空间
我2014-2015年期间去跟摩根大通交流,其零售业务和社区银行仍然是利润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最近三年数据显示,净利润第一大来源是消费与社区银行业务,占总利润44%。富国银行2006-2016年,社区银行在收入结构中占比保持在55%以上。整体来说,成熟市场中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占比普遍高于40%。
3、P2P、小贷等行业的发展迅猛,反衬商业银行在个贷业务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这些年,很多网络小贷公司、p2p风起云涌。我有个手机号从90年代用到如今,是深圳的号,整天都收到‘要不要贷款’这类电话,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上这类业务发展得如火如荼。
如果打出来的电话99%都是无效的,我相信大家不会再接到这么多类似的“骚扰”电话,为什么这种营销会大行其道?你看地铁、社区里的贷款广告比比皆是,这说明肯定有市场,且市场空间并不小、市场竞争远未充分。
这些机构的资金成本肯定远高于银行,人家业务照样做的风生水起,为什么?因为消费信贷这块蛋糕很大,但过去我们看不起、不愿意做这些业务。为什么不愿意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看不起,另一方面可能是想做、没有很好的方式方法、没有很先进的工具去做,导致成本高、不良率高。
相较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在本地区有较强的客户黏性,对客户更了解,特别是西部、农村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利率敏感性较弱,通过植根于区域特色,有助于提升利差,在个人零售及小微业务上取得优势。如果区域性银行朝这个方向持续努力,必将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三、金融科技在中小银行零售转型中扮演什么角色?
1、金融业的三次技术革命
从业期间,银行业经历了这么几个过程第一个是手工记账到电子化运营,我入行时间早,经历过手工记账;第二个是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通讯线路带宽的加宽,逐步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上”、进入移动互联的年代;如今进入了第三次革命数据的采集、使用、挖掘、分析越来越多,云服务、区块链等技术全面兴起,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更将为普惠金融的实现,带来很深远的影响;
每次技术的进步变革,都会为金融业在方式方法、组织架构、内部管理运作等方面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2、新生代更愿意跟机器打交道
从我的观察来看,中国的是愿意改变、愿意接受新东西的。美国很多银行客户,还保留着使用各种支票,而中国从零售商业到零售金融,都产生了很有意思的变化
过去大家习惯到实体店交易、现在都希望随时随地获取零售服务;过去大家多在线下办理业务,现在线上智能化已经很普遍;过去客户习惯由相熟的客户经理为其服务,但新生一代会更愿意接受自助式的操作,大家更愿意跟机器打交道。
愿意尝试新东西、愿意接受改变、习惯于跟机器打交道。这些潜移默化的改变,将会为金融服务的业态带来深远的影响。如财富管理业务上,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AI+智能投顾技术,更高效、低成本地帮助客户配置资产;又如在线上通过智能终端获客、线下根据客户需求铺设全渠道的“综合体验店”等。
3、金融服务外包的重要性
过去金融服务常被要求应该是“大而全”,思路一直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整个业务流程、项目管理均可模块化,模块化以后完全可以实现外包。
实际上,现在很多业务流程,过去被认为是必须在组织体系里面严格把控的,现在都可以做到集中管理、乃至是外包。
我认为,新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过去做零售业务“点多、面广”、操作风险不可控等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流程时效性得以硬约束。
打个比方,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均可实现部分流程的外包,如贷中的审批,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对资质存疑的客户进行微表情审核,基于心理学的原理、根据客户回答问题时的脸部微表情进行判断,相较过去信贷员审核技术,更有助于规避人为的道德风险、更精准、成本更低。
大家挂在嘴边的共享经济、社会化专业分工,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理,自己做不划算,也不一定做得好,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为什么不考虑外包出去呢?
新手炒股入门
- 300134大富科技股票 300134大富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 孙俪炒股成富婆 曝孙俪炒股成亿万富婆
- 腾讯炒股大赛:腾讯炒股大赛冠军乐王
- 胡锡进今日炒股损失1130元 胡锡进最新评论
- 券商高管炒股7年盈利近5500万被查 券商高管变动
- 界龙实业股吧:界龙实业股票价格
- 汇丰银行股东:汇丰银行股东是谁
-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名单
- 600722股票行情 金牛化工(SH600722)股票股价
- 600016民生银行股票 600016民生银行股票2024年分红什么时候
- 300543股票:300543股票今日价格
- 韩国为何全民疯狂炒股 韩国股民多吗
- 名校毕业男子炒股损失700万流浪4年 炒股赚上亿的少年
- 男子炒股赚2.23亿 小伙炒股赚20万
- 券商前员工炒股21年最终亏本还被罚
- 广州炒股女性股民跳楼 广州炒股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