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周期上游资源(什么是顺周期波动)
1、存货模型确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应该怎么算?
TC(Q)=Q/2×K+T/Q×F
2、有色板块走强的原因是什么?
有色板块走强的原因是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涨,导致周期类股票走好。
3、什么是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行为?
最快都要明年年底才稳定下来啊。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建议别复制,复制者检举。本回答属KUA版权)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建议别复制,复制者检举。本回答属わ蓶yiわ版权)
4、财富效应对解决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意义
美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之间的小额汇款(2000美元以下)不收手续费。
汇到国内的美元要兑换成人民币还是美元现钞,就看自己的需要了。
5、什么是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行为?
最快都要明年年底才稳定下来啊。
中国经济或在明年中期遇最大困难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我想谈几点看法。
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许多人对中国经济四季度以及2009年走势表示担忧。
实际上,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根据早前公布的9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滑落至3%,1~9月用电量增速滑落至9.9%,按照经验值,这个用电量水平对应的经济增速应该至少在9%以下。 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其中出口贡献下降了0.9个点。 现在看来,经济下行加剧正在进行中,很难判断何时见底,因为未来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一旦发生,底可能是一个很长时期。 从金融动荡到全球总需求大幅下降,会存在一个滞后期,所以明年中期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
四大因素影响通胀压力
国内9月份CPI上涨4.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PPI与CPI双降之后,四季度及2009年的
通胀形势如何?
其实,CPI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大幅消失,PPI回落主要是国际商品市场近期大幅下跌。当前国内通胀压力减轻,四季度通胀有望继续回落,但2009年通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回答属◇蓶чī℡ 版权,谢绝粘贴}
西方国家兜底式规模空前的救援计划,始终是未来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就国内来看,几个方面因素值得注意
1、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会否震荡后返身向上。因为市场流动性疏缓后,资金是要找出路的,如果美国经济没有出现新的产业亮点的话,只可能有三个去向,消费信贷、新兴市场和能源等资源市场。如此一来,商品市场反弹,从而对PPI产生新的推力。 2、财政能力的减弱将迫使政府放松价格管制,从而使积压已久的通胀压力释放出来。 3、制造业大量企业倒闭后,制造品的供给层面将产生新的通胀压力。 4、不得不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从货币供应层面推动物价上涨。
企业最大压力是外需骤降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4%。这一数据反映出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加剧,增速回到个位数是大概率事件。 企业面临四大压力汇率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需骤降。如果欧美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对于一个出口已经占到GDP40%的国家,是致命的。
现在看来,三季度出口依然平稳,主要是上半年订单延续,而1~9月美国金融危机还没有从市场明显扩散至实体经济层面,美国经济还维持2%的增长。9月份后期,雷曼事件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被冲垮,未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将进入显著衰退,溢出效应波及全球,中国出口很不乐观。明年上半年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明年人民币贬值可能性增加
截至2008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92%。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远低于当月29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总的看来,7、8、9这三个月资本流入下降很厉害。金融海啸过后,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撤离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正在发生。 美国经济去杠杆,消费信贷会大幅萎缩,与之对应的新兴市场出口模式的经济前景悲观。,变卖资产大量资本撤离去回补母国金融机构的损失,满足去杠杆的财务调整的要求也是重要因素。若趋势延续下去,不排除中国外储2009年中期后出现下降的月份。 事实上,2007年,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既有经济模式的尽头,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已经出现明显拐点。在中国新的模式出现以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空间已经耗尽。 这一点,海外最清楚,新加坡1年期不可交割的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了明显贴水。2009年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得可能性在增加
中国制造业很脆弱 (建议别复制,复制者检举。本回答属KUA版权)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影响有多大呢? 在我看来,这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资源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得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两端都不在中国掌控,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巨头等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制造业只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这样的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企业大量倒闭。
要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中国是否存在新的增长点支撑经济呢?对于这个问题,要伤筋动骨的改革才能看到,也才能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宏观上看,主要是调节投资和消费的结构,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 微观层面上,企业所谓转型也好,升级也好,都不准确,并不是把我们劳动密集型赶走,内迁,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 所以问题关键是做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两头延伸,如原材料采购、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也就达成了与宏观目标的一致。 (建议别复制,复制者检举。本回答属わ蓶yiわ版权)
6、商业银行中顺周期效应的概念是什么
顺周期效应和反周期效应是经济学用于描述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相互关系的术语。所谓‘顺周期效应’,指市场繁荣时,交易价格上涨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迷时,交易价格下跌的诱因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
7、华讯投资如何注意市场风格切换?
上周市场在券商的带动下表现强势。根据全周行业表现来看,上周为普涨行情,华讯投资数据显示,其中消费者服务、房地产、非银行业金融、食品饮料、建材涨幅居前,钢铁、医药、传媒、电力公用事业、纺织等涨幅居后。
注意市场风格切换
A股市场自踏入7月份开始就连续走强,无论是从市场的涨幅还是交易的热度来看,都俨然给人种牛市初期的既视感。从结构性行情来看,此次指数大涨背后各板块的分化同样较为显著,低估值顺周期板块大幅领涨,而前期领涨的医药、科技板块表现相对落后。华讯投资分析认为,一方面,医药、科技板块二季度涨幅较大,资金存在兑现收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前地产、金融等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性价比较高,低估值带来的投资安全边际叠加板块补涨需求使得低估值滞涨板块受到资金青睐。
总而言之,低估值板块相对而言有更高的安全边际,涨幅空间也较大,而前期领涨的科技与消费则需要结合基本面慎重考虑。
持续关注中报业绩预增
截至7月5日,A股共有630家上市公司对2020年中报成绩进行了预告,除去业绩预告类型为不确定的168家公司外,有177股预计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喜。除低估值板块补涨主线外,中报业绩预增是当前市场追逐的另一条投资主线。在疫情使得上半年大多数行业受到明显影响的背景下,那些中报业绩仍能够实现增长的行业及公司显示出了良好的业绩确定性,华讯投资觉得值得重点关注。
中芯国际确定发行价格
中芯国际披露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确定发行价格为27.46元/股,网上和网下申购日期为7月7日。本次发行规模超过人民币50亿元。在战略配售方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获配金额近35亿元。
中芯国际上市之所万众瞩目华讯投资认为主要是归于两个逻辑
1)近期美国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政策不断升级。半导体设备及材料是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关键“卡脖子”环节,加快设备材料的本土供应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2)公司在A股上市后,有望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在这一轮产能扩张过程中,本土半导体设备、材料公司无论在验证测试还是量产供应方面将有更大的作为空间。
券商板块——重要的风向标
上证50走强叠加成交额破万亿,给券商自营及经纪带来高弹性,启动了本周券商大涨行情。从基本面来看,6月券商业绩同比仍有较高增长,上半年业绩增速将进一步抬升。从近期催化剂来看,无论是银行获批券商牌照亦或是行业内头部券商合并传闻,均显示了监管层通过支持券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思路。
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前,券商龙头中信证券率先爆发;在2019年一季度的“小牛市”,券商板块先后上演两次集体涨停,券商板块是牛市前期的重要信号,华讯投资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券商的表现,如若继续强势,或说明市场的空间已经被打开。
操作策略
低估值板块相对而言有更高的安全边际,涨幅空间也较大,而前期领涨的科技与消费则需要结合基本面慎重考虑。
关注消息面对行业的刺激,如中芯国际回归带动的半导体行业。
华讯投资建议投资者关注低估值、科技、金融等方向。近期市场低估值个股明显出现了补涨;科技股方面,一些低位的仍值得逢低介入,具体方向可关注5G板块、数据中心、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券商近期出现爆发行情,市场空间仍存,大金融个股依旧可关注。
未来市场面临的风险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疫情扩散超预期;政策收紧降低市场风险偏好。
风险提示信息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郑宁
来源华讯投资
新手炒股入门
- 300134大富科技股票 300134大富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 孙俪炒股成富婆 曝孙俪炒股成亿万富婆
- 腾讯炒股大赛:腾讯炒股大赛冠军乐王
- 胡锡进今日炒股损失1130元 胡锡进最新评论
- 券商高管炒股7年盈利近5500万被查 券商高管变动
- 界龙实业股吧:界龙实业股票价格
- 汇丰银行股东:汇丰银行股东是谁
-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 华安证券投资赢家名单
- 600722股票行情 金牛化工(SH600722)股票股价
- 600016民生银行股票 600016民生银行股票2024年分红什么时候
- 300543股票:300543股票今日价格
- 韩国为何全民疯狂炒股 韩国股民多吗
- 名校毕业男子炒股损失700万流浪4年 炒股赚上亿的少年
- 男子炒股赚2.23亿 小伙炒股赚20万
- 券商前员工炒股21年最终亏本还被罚
- 广州炒股女性股民跳楼 广州炒股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