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期限错配(理财收益)

炒股入门 2023-02-03 20:59炒股入门知识www.xyhndec.cn
  • p2p期限错配是什么意思
  • P2P就是资金池+期限错配吗
  • 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是银行获取利润的方式 对吗
  • p2p期限配错是什么意思?
  • 理财产品的收益如何计算?
  • 关于理财产品非固定期限和固定期限的区别
  • 固定期限类与非固定期限类理财区别?为什么前者收益更低?
  • 1、p2p期限错配是什么意思

    期限错配两种情况短期标配期标起始间错配 于平台期限错配问题要考察标期限借款期限否匹配像些融资租赁项目般期限较借款期限较短存期限错配问题外平台借款集度较高平台面临账风险较旦现几笔违约增加平台跑路风

    2、P2P就是资金池+期限错配吗

    现在的P2P是银行存管 列易港金融

    3、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是银行获取利润的方式 对吗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成因主要如下
    一、商业银行负债来源主要被动依赖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存款,不能自主定价,缺少主
    动负债工具。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构成中,储蓄、对公和同业存款占总负债的90%以上,是其负债的主要来源。由于存款利率受人民银行管制,商业银行没有自主定价权,缺少主动负债工具,只能被动接受客户存款。资产负债管理本来是要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双重管理,使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合理地协调,但目前往往只能立足于资产管理,缺乏负债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不能根据银行自身需要,通过对不同客户。不同期限,不同产品的负债进行差别定价,调节负债结构比例,或根据利率敏感缺口以及利率走势预期,主动调节银行的敏感性缺口.规避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
    二、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流动性较低,且缺少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手段和工具。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调整资产结构,资产类型趋于多元化.债券投资大幅增长,但信贷资产仍占主导地位。
    由于信贷资产基本上没有可供交易、转让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很低,信用风险无法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转移和分散,导致大量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债券资产以无信用风险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主,且可以在银行间市场交易,目前以银行、保险为主的主力投资机构均以资产配置为目的,采取买入并持有的交易策略,二级市场交易并不活跃,同样难以大量变现。.在升息周期固定利率债券面临着较大的利率风险.而这种风险也难以通过现有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进行有效的规避和释放。
    三、资产负债管理环境欠宽松,对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限制过多,制约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从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限额控制,这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受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如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开展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在金融监管方面,我国规定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对象应该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而不是直接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决策和经营管理。但中央银行和银监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金融机构的职能创新、业务创新和重大金融事件,并不是从宏观上实行监控,而是实行审批制,即商业银行在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方面必须报经中央银行和银监会批准才可实施,否则视同违规。这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很难占有先机,对资产负债I管理的环境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资本金结构不合理且缺乏补充渠道,随着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资本充足率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部分,在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成因之后,再来看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主要部分为注册资本(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股本),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总量少、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缺乏长效补充机制。而与此,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以工商银行为例,资产总量从1999年末的35398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5694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97%。这两方面因素相互结合导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而为消化巨额不良资产,又必须把每年经营利润中的绝大部分作为风险拨备进行计提,使得通过将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转化为注册资本的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努力也无法付诸实施。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商业银行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能力和动力进一步降低。

    4、p2p期限配错是什么意思?

    不可能配错,没有这种可能。

    5、理财产品的收益如何计算?

    如果您买的是三个月的产品, 产品预期期末收益=投资本金×2.6%/4 ; 如果您购买的是n天的产品,预期期末收益=投资本金×预期年化收益率/365×实际存续天数。 每个银行都不一样, 有的银行按照365天来计算,有的银行算360天。
    投资方式要根据您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如果您厌恶风险,考虑到您的投资期限小于两年,您可以选择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的组合方式来投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保证您本金的安全,在投资方向上可以考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间市场工具的, 债券的。这些都是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向。投资期限可以考虑选择半年及以上的,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汇理财稳利系列;华夏理财增盈x号人民币x天债券型产品;考虑到银行在两年内会有加息预期,可以做些短期产品,可以等待机会购买收益更好的理财产品,3个月左右的产品如中国银行搏弈(中银安稳回报)产品;深圳发展银行聚财宝卓越计划X号人民币理财产品。购买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型基金, 2年左右的时间, 收益会相对高些。购买基金可以采取定投的方式。
    如果您可以承受一定的风险, 那您可以考虑银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产品+债券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定投的方式。银行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可以选择6个月以上的如中信理财之信托计划10007期6号人民币364天产品,6个月以下的产品如农业银行金钥匙安心得利2010年第1103期人民币182天产品;定投的方式来配置股票型基金可以摊低成本。在基金的选择上要看基金的过往业绩特(别是今年以来的业绩)还要结合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来选择。
    如果您偏好风险并且了解股票, 可以考虑高预期收益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股票投资。高预期收益的保本型产品如中国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计划2010年第六期产品1(食为天);恒生银行股票挂钩部分保本连连盈人民币12个月可自动赎回产品 这种理财产品由于和国外的股票和期货挂钩预期收益会比较高, 最差情况保证本金安全,做好情况可以拿到7%以上的高收益。

    6、关于理财产品非固定期限和固定期限的区别

    非固定期限就是可以随时赎回本金和利息,固定期限则只有在到期后才能收回本金和收益。一把固定期限的收益比非固要高,相对而言风险也较高。鑫天下财富理财,1-3个月的短期理财,可以随时赎回本机利息,固定与非固定取决于你的意愿,资金安全,收益稳健,建议可以了解一下。

    7、固定期限类与非固定期限类理财区别?为什么前者收益更低?

    近年来随着股市一直低靡,投资人风险偏好降低,使得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市场火爆。数据表明,固定收益类投资也一直是国内
    银行理财产品
    的主流产品。 目前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多采取非结构性产品的形式,主要投向同业存款、拆借、债券、票据和信托贷款等固定收益领域。很多投资者会选择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否能真正玩转呢?固定收益不表示毫无风险
    固定收益类产品不都是保证本金保证收益的,大部分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均为不保证本金及收益率的产品。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表明了投资者在产品所投资的标的资产正常回收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率,一旦所投资的资产发生损失,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都有可能受损。
    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我们在选择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注要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如果投资者的资金为临时闲置的,适合选择风险较低、期限比较短的理财产品;投资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适合选择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投资者的资金为长期闲置且投资者自身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可投资于风险较高收益率较高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风险越大。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固定收益类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一方面,此类产品的利率风险较低,
    信用风险可控,而非固定收益或外币产品的市场风险和汇率风险依然很高。另一方面,结构性产品逐渐转型为收益率小范围浮动的挂钩性保本产品,虽然下行风险有所控制,但受市场波动影响,很多情况下无法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普遍偏低。选择中型银行的理财产品更合适在选择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时,产品发行机构的选择也很重要。一是要对发行机构的信誉进行考查,信誉良好的发行机构都会非常注重所发行产品的风险控制,会尽所能地去防止所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不能正常兑付本金和收益的情况。
    二是要对发行机构的专业能力进行考察,如果发行机构在产品所投资的领域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和丰富经验的话,就会影响其对产品风险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
    在发行银行方面,建议选择中型的全国股份制银行。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资金池的信用风险提升,中小银行的经营压力更加紧迫,资金实力也相对偏弱,而大中型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从收益率看,大型银行特别是国有控股银行产品的收益率继续下调,而中小银行依然维持较高收益率。综合风险与收益率两方面的考量,建议选择中型银行,特别是部分实力较强的全国股份制银行的产品。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