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保险通”加速落地 消费保障型产品或先放开

期货交易 2022-11-19 07:20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保险通”,很有可能成为继深港通、、债券通之后另一个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突破口。

  一位接近中央决策层的核心人士此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金融几大块里面保险相对来说安全系数较高,已经有人提出“保险通”,要落地必须在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的情况下,再往前推进。

  “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往前推进,整个开放度都会提高,当然具体到不同的领域可能情况就不一样,其中金融市场可能是最需要审慎把握的,一方面需要开放,一方面也需要充分把握,因为金融安全非常重要。”该核心人士说。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公布,“保险”一词出现了17次,涉及七大方面,其中,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利好下,三地保险市场互通是必然的,但不会一下子全放开,而是消费型或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先放行,投资型的会逐步放宽额度,直到全部打通。

  内地居民对香港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

  说起香港保险的好处,家住广州的周女士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数家珍,比如,同样保额的重疾险保费比内地低了3成以上,重疾的范围更广,癌症可多次赔付,以美金计价同时附带分红可抵御通胀等。

  去年,周女士给全家人都购买了香港的保险,虽然选择的产品不同,但都属于重疾类。周女士认为,香港保险最大的优势在于“保全球”,也就是无论被保险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出险,都可以理赔,且保终身。

  “香港的重疾险还有一个内地保单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人文关怀。比如,我丈夫如果身故,即便他不是我保单的投保人,我也可以免交剩下的保费,这是今年我购买保险公司推出一项新的人文关怀条款,尽管我去年买的时候还没有这条,但是我已经接到通知一样可以享受。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细节,就好像保单可以不断‘升级优化’。”周女士说。

  长期以来,香港保险密度及渗透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充分的竞争导致其市场高度成熟,保险产品较为先进,行业规范性强。珠三角地区的居民由于往来方便,去香港买保险早已不是新鲜事。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及内地中产群体崛起,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

  家住武汉的黄女士去年为丈夫购买了香港重疾险,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香港的重疾险兼具保障功能和理财功能(储蓄型分红),5年之后开始分红,理赔总额是保额加上所交保费产生的收益,且为复利计息,“性价比非常高”。

  过去十年,内地访港客在香港购买保险的保费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为32亿港元,到了2016年保费增至727亿港元,8年间上升超过20多倍,累计参保户数以百万计。

  2016年10月底,外汇管理趋严,中国银联暂停内地居民使用中国银联卡在香港购买理财型大额储蓄保单以限制境内资金“出海”,受此影响,2017年、2018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逐年分别收缩为508亿港元、476亿港元。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外汇管制,香港相比内地的优势正在弱化也是数据下降的原因之一。

  具体来说,现在内地一些互联网医疗保障产品在性价比上更有优势,而投资理财产品方面,香港的保险公司国际投资渠道宽但风险也大,优势并非绝对,在内地的保险公司也可以海外投资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落差是逐渐缩小的。

  尽管如此,2018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仍占香港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9.4%。从去年内地访客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险种来看,约96%是医疗或保障类型的保险产品,例如危疾、医疗、终身人寿、定期人寿及年金等。

  去香港买保险风险也很大

  当然,去香港买保险也是有风险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出现理赔纠纷,内地居民将无法可依。

  原中国保监会2016年4月曾就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发出风险提示: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

  另外,购买香港保险需本人亲赴香港购买,且购买前体检、申报材料等要求十分严格,这也会增加内地居民的时间和物质成本。

  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港籍资深保险代理人了解到,许多医疗保障类保险理赔产生纠纷的原因是一开始购买保险到时候被保险人没有如实申报全部病史,被认为有意隐瞒或骗保,所以给小朋友买是最为稳妥的,并且要找靠谱的保险代理人。

  专家:消费型或保障型保险产品先放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事实上,4年前广州南沙就想在这方面做出探索。南沙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就提到,“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2015年9月,时任广州市副市长的欧阳卫民在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州南沙自贸区正探索与港澳保险监管规则实现等效互认、放宽港澳保险机构准入条件以支持自贸区建设。

  2018年8月,《关于广州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将港澳保险经纪公司在穗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的总资产要求由不低于2亿美元降至不低于50万港币(约合6万美元)。

  王国军表示,现在三地保险市场互联互通已经到了一个必要的时段,尤其对消费者来说,理赔不受内地保险法的保护,承保也有很多问题,这个通道应该打开。

  “金融市场在国际上都是统一的,比如保险机构在欧盟各国之间设分支机构、承保、理赔是没有障碍的,大湾区内打通后不仅可以解决低价保单问题,还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后把价格拉下来、服务提上去。”王国军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友邦(香港)区域执行总监容永祺在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在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方向下,先落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香港寿险服务中心,长远有序推进保险产品依法合规进行跨境交易,落实“保险通”加快湾区保险业发展。

  容永祺认为,内地现时实行外汇管制,若由大湾区的服务中心代为收取保费,一方面可以回应大湾区居民对保险服务的殷切需求,使内地投保人享有周全的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可让已离岸的资金回流内地,减少国家外汇的流失。

  余凌曲预计,保险通就像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一样,是逐步探索的过程,消费型或保障型保险产品会先放开,投资型的则用额度管控的方式一点一点放开。

  “开放是大方向,没有一个大国能在封闭的情况下把资本市场、金融体系发展起来,要先把管道建立起来,再逐步把水量放大。比如,消费型和保障型保险产品不涉及资本项目收支,中国银保监会和香港保监局签一个备忘录,承认我的监管覆盖你的产品,就可以解决,最后在内地保险体系与香港、国际实现接轨的情况下就可以完全放开了。”余凌曲说。

  【、】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也认为,可以比照“沪港通”构建大湾区“保险通”模式,在特定和界定环境下,搭建专属产品的共同市场,开展实质性探索。王和在媒体上公开撰文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均拥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应当利用自身在位优势,在系统内部构建基于大湾区视角的管理架构和经营模式。

  容永祺还表示,香港是亚洲前列的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汇聚了世界各地优秀的保险业人才,可协助推动内地的保险业迈向市场化,为内地保险企业的专业和管治水平提供参考,为企业走出国际打好良好基础。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