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双星(000599) 青岛双星股票走势技术分析

期货交易 2020-09-03 12:26期货交易www.xyhndec.cn
青岛双星(000599) 青岛双星股票走势技术分析




随着证券行业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国内券商也进一步加大了“走出去”力度。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就海外业务持续加码,增资子公司、发行GDR、斩获海外业务资格成国际化重要举措。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投行业务国际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海外市场份额较低、资本金不足等诸多桎梏。考虑到国际业务的开展需依靠券商机构的资本实力、公司经营能力、对境外市场业务规则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渗透,预计未来在人才、资本等方面占据优势的头部券商将更具国际竞争能力。
 
    积极增资海外子公司
 
    长江证券日前称,已获准向长江证券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证国际”)增资等值5亿港元。这已是长江证券今年第二次向长证国际增资。今年8月长江证券刚刚完成对长证国际3亿港元增资,持股比例升至77.35%。
 
    方正证券10月26日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向方正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方正香港金控”)增资5亿元人民币无异议。方正证券表示,方正香港金控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本次增资将增强方正香港金控的资本实力,满足其当前快速增长的业务需要。
 
    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是券业对外开放大年,伴随着一系列扩大“引进来”的政策陆续落地,内地券商“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头部券商对海外业务及分支机构持续加码。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已有长江证券、方正证券、信达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山西证券在国际化布局上取得进展。除了对境外子公司增资外,收购境外公司股权、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拆分子公司境外上市、斩获海外业务资格也成为券商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华泰证券发行的全球存托凭证于伦敦时间2019年6月20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华泰证券成为首家登陆伦交所的A股证券公司。据华泰证券此前披露公告,此次发行GDR所募集的资金,将支持国际业务内生与外延式增长,扩展海外布局。
 
    “A+H”两地上市的海通证券今年完成了旗下融资租赁企业——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通恒信”)在港股的上市,国际化布局进一步拓展。
 
    从披露的公告看,多家券商均将其境外子公司视为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通过增资有利于提升其资本实力和竞争优势,这又会对母公司资本管理、资产配置、扩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形成助力。对券商而言,境外子公司拿下如经纪交易商资格、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等业务资格是对母公司国际化业务的有力补充,对于提升母公司国际化水平将带来深远影响。
 
    国际渗透率有待提高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认为,当前内地投行业务国际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型龙头券商处于领先优势。“内地证券公司国际化的路径通常为立足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目前大批行业领先的龙头券商已经在中国香港市场成立了网点,内地证券业领先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已经从网络布局、业务拓展阶段步入资源整合、转型升级阶段,从跨境业务发展迈向国际业务拓展的深水区。”
 
    从业务规模看,内地券商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仍较低,国际业务渗透率有待提高。国信证券统计,从全球股票承销市场来看,2017年前50名券商中只有9家国内证券公司,合计市份额仅占4.17%,前20位中,仅有中信证券一家中资券商。
 
    王剑认为,目前中资证券公司的国际业务模式主要是境内外联动,协助内地公司在香港市场上市、跨境并购、债券融资等,但国际业务规模和一流国际投行差距较大。另一方面,财富管理、衍生品等高端业务涉足不够。多数中资券商仍无法向客户提供区域协同乃至全球协同服务,国际业务影响力和渗透力不足。
 
    业务规模不大背后的原因是券商资本金不足。资本金是驱动券商扩大业务规模的最主要支撑,缺乏资本金将直接影响到券商海内外业务的开展。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国内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26万亿元,其中净资产1.89万亿元;高盛集团2018年底总资产合计9317.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2万亿元;其中净资产917.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18.49亿元。内地所有券商总资产尚不及美国高盛集团一家。
 
(责任编辑牛炒股网)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