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零售:新业态新价值(附股)
今年下半年以来,零售板块的不佳表现反映了四季度市场普遍对零售增速将放缓的悲观预期。但随着行业估值中枢的下移以及社销增速的稳定增长,我们认为2012年商业零售板块的投资机会仍然值得期待。
在多元化零售时代,我们看好业态创新能力强、管理能力优秀的零售公司,建议重点关注网络零售业态,看好在规模、供应链、物流、IT系统方面领先的苏宁电器。,在生鲜超市中,我们推荐生鲜运营能力强、外延扩张加速的永辉超市;而在购物中心领域,建议重点关注经营优势显著的百联集团(友谊股份)以及定位于社区购物中心的天虹商场。
零售行业进入多元时代
零售业态的发展变化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变化、商业竞争以及零售业态自身生命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零售业态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新流通体制逐渐成形,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等新业态在城市中纷纷涌现,目前已经形成百货店、大型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折扣店、仓储商店、网络零售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网络零售、购物中心、大卖场、仓储商店和大型专业店是发展较快的创新零售业态,这些新兴业态的共同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空间影响越来越大。
纵观西方零售业态的发展历程,人均GDP水平与新型业态的出现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例如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后,网络零售、仓储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开始高速发展。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283美元(按国际汇率计算),从各省市数据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对应的各种零售创新业态也发展得较为成熟。
不过,国内新型零售业态的引入并没有严格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导入,而是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这是国外零售企业移植本国业态的结果;另一方面,与国内的特殊环境有关,如国内外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的差异。人均GDP的提升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由于国内外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不同的影响,导致了部分业态在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下同样可以快速发展,这一点可以从购物中心业态的发展中得到佐证。
,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决定零售业态发展的唯一因素。人均GDP是衡量某一种零售业态不同发展阶段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政府的扶持政策、消费者不同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以及偏好等因素,都可以使零售业态提前进入某一地区发展。,我国零售行业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业态发展的特点。
创新业态是决定力量
我们认为,众多零售创新业态已经成为改变零售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力量,我们针对网络零售、生鲜超市、购物中心等新业态进行了深入研究。
近几年国内网络零售额年平均增长超过100%,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已开始成为消费主力,近年来国内网购用户规模、单个用户支出均呈增长态势,网络零售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超市来看,生鲜经营超市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政策大力推进“农超对接”,超市将会逐步取代农贸市场,成为中国城市生鲜流通和经营的主渠道,生鲜运营的创新业态也将有效突破中国现有的流通体制,帮助超市企业成功跨区域扩张,在此业态中将会产生“中国的沃尔玛”。
百货方面,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化,单店发展的传统百货业模式已经遇到瓶颈,各地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蓬勃发展,整体商业面积成几何数上升。购物中心业态更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化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