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2012年发展更趋理性
虽然2011年的产险业盈利达历史高点,但由于寿险业遭遇增速放缓、偿付能力下滑等问题,保险业整体处于低谷。展望2012年,寿险业在“寒冬”之后有望回暖,产险业则有增速下降的隐忧,受益于监管力度的加大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注重,2012年的保险业发展将更趋理性。
寿险业:寒冬之后有望回暖
2011年,寿险业务面临业务增速放缓、偿付能力下滑、投资收益不佳等问题。多位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在经历“寒冬”之后,寿险业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无论是需求还是渠道,2012年的寿险业压力总体要比2011年小,行业有望迎来回暖。
市场人士分析,保险业已处低谷,但如果2012年货币政策微调空间放大,资本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这将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进而提升保险产品吸引力和保险公司净资产,保险业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再加上2011年保费的低基数,2012年增长的形势将好于2011年。
国泰君安预测,由于2011年寿险业已处底部,2012年回暖趋势基本确定。需求方面,2012年利率有望保持平稳或下降,寿险产品机会成本下降,寿险需求有望改善,保费增长有望恢复到10%以上。渠道方面也将有适度回暖,2011年4月,保监会已出台《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将保险销售渠道扩大到证券公司,随着保险资金退出自有交易渠道而转向券商,保险和证券合作有望加强,券商代销保险有望成行,银保合作僵局存在解冻可能。
分析人士对“银保合作解冻”的期望颇高,这可能主要由于新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来自银行系统,且他之前所在的农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密切。不过,除非银保解冻的速度和幅度超预期,否则对寿险业涨幅的预期也不可过于乐观,主要是投资收益、渠道恢复均难以支撑高增长。
广发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曹恒乾预计,随着银行自主销售力量的成熟以及央行降低准备金率提升银行流动性后,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速将有所恢复。如果未来保监会能够放开代理人费用和佣金上限等规定,个险渠道也有望得到恢复。中金公司则认为,相对于股市波动,寿险业具有更高的业绩弹性,预计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将恢复较快增长。
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政焕认为,寿险业的两大渠道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原有模式的潜能已经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寿险市场的前景和空间一定很大,只是现有的模式还不能有效开发这些市场,对于寿险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内部如何调整自身渠道发展战略实现转型。
产险业:盈利高点恐难以持续
产险业可以说是2011年保险业的最大亮点,目前国内主要几家产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已经达到92%至94%左右的水平,这在中外产险历史中都是比较少见的,保费增速和盈利能力均达历史高点。但市场人士分析认为,2012年产险行业盈利增速难以维持2011年的爆发式增长,增速会显著下降。
总体来看,目前产险市场发展已经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诸多导致行业利润迅速提升的相关因素有可能显著减弱或是不复存在。譬如,由于2011年新车销售量以及新车保费增速放缓,各财险公司面临业务增长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的车险保费折扣率以及手续费的限高令已经明显松动。
,车险信息共享平台的边际效应也在逐步递减,拟推行的车险费率改革试点将激化价格竞争,随着物价以及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赔付标准也在上升。,未来行业将执行严格的代位追偿,这将给产险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小压力。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潘洪文预计,2012年财险盈利增速将由高增长转向适度增长。一方面,决定承保利润的两个因素是已赚保费增长率和承保利润率的增长率,在已赚保费增速大幅下降以及承保利润率增速可能持平或略负增长的预期下,2012年承保利润增速有望明显下降;另一方面,2012年投资收益超预期可能性并不大。
2012年,产险市场的一大看点就是“车险费率市场化”。曹恒乾认为,车险费率市场化不会对整个产险行业带来冲击。按照保监会的规定,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公司有偿付能力和综合成本率方面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具有自主定价权的公司除平安和太保外,其他均为中小财险公司且受限于综合成本率的指标,降价空间不大。,费率市场化的实施不会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曹恒乾表示,产险业持续繁荣的难度在于监管层是否会一如既往的实行合适的监管强度,如果监管力度放松得太快就容易给产险行业的持续盈利带来打击。而汽车销量2012年是否将有所起色,也是影响产险保费增速的重要因素。
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 铁腕政策助力行业理性发展
12月19日,保监会就保险基层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问题向14家保险总公司发出监管函,详细通报各公司被查基层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并要求在2012年2月28日前将包括责任追究、自查自纠、加强制度建设等内容的整改落实情况报告报送保监会。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措或表明了新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坚决打击保险行业违规行为的决心。2012年,出身审计的项俊波,在规范保险业合规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或将大有作为,这种“铁腕”政策将持续推进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助力行业回归理性发展。
其中,加大保险行业监管力度、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引导保险企业转变粗放规模的发展模式,或将成为项俊波关注的重点。事实上,在12月保监会举行的消费者代表座谈会上,项俊波就强调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加大保险监管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手软。”项俊波称。这样的决心或将推及整个保险市场的监管。
项俊波表示,加大保险监管工作力度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关键环节,要把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理念贯穿到保险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加强产品监管,确保保险条款内容的公平性和合法性;加强透明度监管,解决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督促保险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建成消费者相关信息自主查询系统;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坚决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保监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项俊波则强调,明确2012年和近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必须集中精力,办几件社会反映强烈、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对行业长远发展有利的实事,促进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