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板块业绩增长可观 华谊引领行业布局

学习炒股 2019-10-22 12:02学习短线炒股www.xyhndec.cn
摘要今年国内影视企业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少关注。华录百纳于2月9日登陆创业板,海润影视赴港上市在即,除小马奔腾外,中国电影、青雨影视、长城影视3家影企相继于2月公示了上市环保核查报告,登陆资本市场之路渐行渐近。 截至3月底,A股市场影视剧行业的4家上市公...

    今年国内影视企业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少关注。华录百纳于2月9日登陆创业板,海润影视赴港上市在即,除小马奔腾外,中国电影、青雨影视、长城影视3家影企相继于2月公示了上市环保核查报告,登陆资本市场之路渐行渐近。

    截至3月底,A股市场影视剧行业的4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完毕,业绩整体增长颇为可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领头羊华谊兄弟,虽然电影业务收入大幅缩减,但全年业绩取得35.99%的增长,在内容运营、渠道建设和衍生品行业纷纷布局,探索国内影视企业商业模式。

    业内预计,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有望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以及更多惠及文化产业和电影行业的政策出台,将对电影上市公司构成持续利好。

    影视业绩增长可观 华谊遭遇“小年”

    在A股市场影视剧行业共有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华录百纳,4家公司皆完成了2011年年报的披露工作,业绩整体增长颇为可观。华录百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取得135.94%的增幅,其他3家公司增长也均超过35%。

A股市场影视剧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业绩概况

 

营业收入(元)

增幅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元)

增幅

华谊兄弟

892,383,406.70

-16.73%

202,898,504.85

35.99%

华策影视

403,068,202.50

43.01%

153,988,116.83

60.11%

光线传媒

697,925,090.26

45.52%

175,796,606.31

55.82%

华录百纳

287,285,991.40

30.43%

84,401,992.51

135.94%

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华谊兄弟3月28日公布其2011年年度业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度营业收入8.9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73%,其中电影相关收入从6.2亿元下降到2亿元,同比降幅67%,也是造成当年营业收入下降的直接原因。公布的一季报预告显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6%到30%。

    3月29日,在华谊兄弟召开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王忠军对此表示“2011年我们是一个调整年,我们自己的主业在电影板块上没有超强作品”。他解释,去年电影业务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该项业务在2010年的强劲表现,2010年票房达到16亿,电影板块的收入增长了290%,而2011年在没有强档影片上映的情况下,业绩情况与预期比较吻合。

    此前公司的电影业务遭遇“小年”已经被市场提前预期,公司于2011年初宣布投拍10部电影的计划,预计每部影片制作周期在1-2年之间,部分大制作项目将安排在2012年上市公映。

    与电影行业大制作、大资金投入、高运营风险的模式相比,电视剧业务普遍发展稳定。华谊兄弟董秘胡明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11年在没有电影强片上映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了36%,对财务贡献最大的是电视剧的业务。其他3家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电视剧、综艺栏目制作,报告期内业绩增长得到保障。

    华策影视报告期内制作和制作完成电视剧共18部652集,共有9部292集新取得发行许可证,引进剧共有7部202集新取得发行许可证。华策影视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03亿元,增长43.01%;实现净利润1.54亿元,年增长60.11%,受益于电视剧价格有走高的趋势,毛利率持续高企,达到62.12%。电视剧集、电视综艺栏目也是其他两家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三家公司毛利率超过50%。

2011年A股市场影视剧行业上市公司电视剧业务收入情况

 

电视剧销售收入

增幅

占总收入比重

电视剧业务毛利率

华谊兄弟

38,198.85

18.21%

42.8%

62.12%

华策影视

37,990.29

36.17%

94.3%

60.72%

光线传媒

(含电影)

27,853.29

80.42%

39.9%

24.61%

华录百纳

27,716.49

28.85%

96.4%

53.52%

来源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

    内容生产商着力渠道建设 影视综合体成未来趋势

    现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中,掌控内容与渠道,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所热衷的商业模式。影视剧行业内,国内已经做大的企业无一不向着内容生产和提供平台渠道的综合体发展。

    此前华谊从战略上将曾经的三大业务板块做了根本的调整。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块业务并入内容制造业务;第二在渠道上下功夫;第三是发展影视衍生行业。

    在29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王忠军说,华谊的渠道建设上主要精力放在新媒体和电视台加电影院;而衍生品牢牢抓住两大重点,即网络游戏和主题园区建设。

    截至2011年底,华谊建成投入运营的影院为9家,在建影院为5家;电视台方面与香港收费电视服务商NOW TV共同合作创建爆谷电视台,借HBO模式发展付费电视业务。衍生品板块,与巨人网络成立合资公司华谊巨人,出资7000万元获得华谊巨人51%的股权,主要运营巨人网络的游戏《万王之王3》;主题园区方面则开拓影视城、文化城的建设,形成影视剧拍摄、制作、文化旅游等产业链条。

    对于华谊近年在版图扩张上的大动作带来的业绩表现,中金公司指出,华谊的品牌优势将拉动已布局的娱乐全产业链业务,主题公园品牌授权及后期的门票分成、网游、影院、收费频道等业务,都将逐步开始贡献收入。

    华策影视2011年的业务多元化上同样取得突破,在渠道和平台建设上纷纷布局。报告期内华策影视与浙江时代院线组建合资公司,涉足电影院线领域,投资西安佳韵社进军新媒体发行领域。公司还与海宁市政府合作建设中国武侠影视文化基地,投资上海蓝橙深入衍生品开发领域。

    国金证券媒体行业分析师王峥认为,长期看好渠道多元化背景下的长期增长空间,华策影视在传统电视剧业务之外,对电影、衍生品、影视文化基地等领域的布局拓展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院线企业上市加快步伐 影视行业期待政策看点

    不过对于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以及快速扩张带了的风险,几家上市企业也有不同的认知。

    光线传媒和华录百纳两家企业并未提出在渠道等方面的建设需求。而相对于华谊兄弟全方位打造娱乐帝国的雄心,华策影视在多元化经营上风险意识更强,公司年报指出,在主营电视剧业务之外,2012年将继续保持审慎的原则进行电影产品的投资制作,在最大限度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电影产品的质量。

    ,王忠军在谈到旗下院线建设的时候说,当前院线市场存在一些过热的情况,院线建设给华谊带来一定的亏损压力,2012年第一季度亏损和电影院有很大关系,从长期来讲公司院线建设方面的不确定性较高。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则表示暂不会向院线市场进军。由于商业地产运营占用的现金流会给财务带来一定风险,对此抱有谨慎的态度。

    王长田还表示“进入这里就会成为所有影院的竞争对手”。因为在内容厂商着力渠道建设的,一些拥有放映资源的院线公司在行业中已经形成自身优势地位。

    在证监会公布的数据中,万达电影院线以及广州金逸影视传媒均进入拟上市公司名单,已经进入到落实反馈意见阶段。万达和金逸分别排在2011年国内票房收入电影院线的第一和第五。

2011年票房收入前10名电影院线

序号

单位名称

票房收入(万元)

1

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

178475

2

中影星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137701

3

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130344

4

深圳中影南方新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108598

5

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85082

6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76348

7

广东大地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67670

8

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

55665

9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46796

10

辽宁北方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

38225

来源广电总局数据

    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国产影片票房成绩为70.31亿元,占总额的53.61%。2011年新增3030块银幕,银幕总数达到9200多块。

    而据统计,今年1、2月份全国票房超过25亿,创下历史新高,去年同期为20亿。根据前期增长率预测获得的数据,2012年国内电影票房有望达180亿元左右,正式超过日本(2011年全年票房约为149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国内电影票房收入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院线公司有望与影视企业一并分享文化消费升级带来的增长空间。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包括年初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将为院线公司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

     ,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供各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提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活动。若《电影产业促进法》年内能够发布实施,将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对电影上市公司构成持续政策利好。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