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发票出台引抛售 稀土降跌六成
尽管南北两大稀土巨头步调一致使出“停产”这一撒手锏,但稀土市场暴跌并未“力挽狂澜”。日前从一位稀土行业资深人士处获悉,由于市场恐慌加剧,目前一些超量囤积的“不带票”稀土在市场上开始被大量抛售,令本来已经脆弱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目前无票的稀土原矿价格已经下跌到了10万元/吨,而正常渠道的稀土矿应该在30万元/吨以上。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为了保护这一珍贵且稀有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家一直实行“指令性指标”加以严格管理,业内所谓的“无票”稀土产品,实际上是指这个指标之外“来路不明”的稀土原矿和氧化物,行业内也泛称为“走私矿”。
稀土暴涨不仅创造了亿万富翁,还酿造了一个足以摧毁行业的大苦果。前期价格暴涨之际,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货,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纷纷私挖滥采和违规超采,由于缺乏相应有力的监管制度,这些来路不明的产品充斥着整个稀土市场,加速了行业泡沫的形成。
这些因为稀土赚得“盆满钵满”的老板们,似乎都没有想到“稀土行业暴跌”的信号已经步步逼近。稀土暴涨的行情在7月份开始发生变化,不仅稀土市场下游订单比二季度缩水近半,而且下游企业2/3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曾经的“抢购”变成了“无人问津”。据上海有色网公布的最新行情,
在稀土价格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专用发票即将出台的消息无疑令整个行业更加恐慌。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透露,商务部将出台稀土专用发票制度,该制度对稀土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将产生重大影响。稀土专用发票制度相当于将稀土纳入国家专营体系,一旦推出,稀土“私挖乱采者”将失去销售资格。
这一消息加速了行业恐慌性“抛售潮”。由于这些“走私矿”成本低,为了避免将来被查处的风险,很多手里有“走私矿”的货主都开始向外疯狂抛售。令人诧异的是,目前无票的稀土原矿价格已经下跌到了10万元/吨,正常渠道的稀土矿应该在30万元/吨以上,两者价差达到了20多万。
“就像当时无人知道稀土价格泡沫是多少一样,目前稀土行业最令人担心的是,无法测算出目前市场上到底流通着多少稀土。”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衡昆表示,大量的稀土矿和产品流通在贸易商和生产企业手中,价格暴跌会刺激他们大量“抛售”,而这样的“抛售”又会反过来推动稀土价格急速下跌。
衡昆表示,即使稀土大集团通过提高稀土储备量或者停产等手段“救市”,在混乱的稀土市场面前,随着大量的稀土矿被“低价贱卖”,其效果只能是“杯水车薪”。
“一个只能依靠政策刺激‘发达’的行业你说正常吗?”一位大型稀土集团高层人士表示,稀土行业年初以来的暴涨,主要是依靠强有力的政策连续出台推动的,而随后引发的行业乱象和价格暴跌,实际上正是反映了整个行业缺乏竞争力和话语权,并未真正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