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暂缓立案中国光伏“双反”
昨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暂不接受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与美国太阳能制造联合会(CASM)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反补贴、反倾销)的立案要求。美国商务部决定延迟20天后再做决断。
国内一家参与反对“双反”调查的光伏企业法务负责人透露,这次之所以没有立刻立案,是因为有一些大型的美国光伏企业对SolarWorld及6家匿名的美国企业所建立的美国太阳能制造联合会(CASM)的代表性提出了质疑,中国的光伏企业对美国光伏行业造成的侵害证据也并不充分。
政治因素主导诉讼
10月中旬,Solar World牵头联合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向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美国当地时间
国内光伏业对此极为担心,害怕美国一旦立案,作为全球光伏第一大应用市场的欧盟很可能跟进,届时出口型为主的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中节能太阳能科技甚至为此暂停了在美的一项5亿美元项目计划。
但从事态的最新进展来看,已峰回路转。美国当地时间9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推迟20天再决定是否立案。美国加州一驻中国的投资与贸易首席代表称,美国大选年将近,只有将政治因素考虑进去,才能理解最近屡屡发生的中美贸易争端。“这次的‘双反’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
中国瞄准国内光伏应用
不管此番案件最终如何进展,对中国光伏业而言,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中国的光伏行业过度依赖海外市场。
一位光伏组件企业负责人称,中国此前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时过于强调制造环节,忽视了对应用的培养。于是制造业产能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都是,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国内安装得却很少,市场并没有开启。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的光伏产能在40GW至50GW之间,但全球的需求还不到这一数字的一半,这便造成了价格的飞速下落。今年以来,光伏组件售价已下跌40%以上。“这是自由落体。”上述光伏人士称。
不过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逐渐降低,中国已开始考虑开启国内市场,今年下半年,中国已出台了上网标杆电价,这也使得今年国内的光伏安装量有望突破1GW大关。
中国鼓励光伏安装的迹象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