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成文 六热点齐发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高云虎19日在高交会上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自2010年着手编制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已形成文本。按照《规划》,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5%。
《规划》提出,重点支持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领域。
高云虎介绍,201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超过6500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率接近20%。《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规划》要求重点新材料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5%,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到2015年,将形成10个产值超过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20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并形成若干年产值超300亿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50%;推广30个重点新材料品牌,实施若干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高云虎透露,考虑市场需求、技术水平、战略意义等因素,立足发挥已有优势,加快弥补薄弱环节,提高材料保障能力,《规划》提出了6大领域、20个重点发展方向,从研发、产业化和市场应用等环节对每一个重点的发展途径、发展方向、主要产品、关键应用等进行了详细安排,并在附件《新材料产业"十二五"重点产品目录》中作了进一步细化。
据报道,《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于本周二正式发布,标志着新材料产业开始进入黄金增长期。
高强轻型合金材料
高性能轻型合金材料将是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并配套专项工程予以支持。轻型合金主要是钛合金、镁合金和铝合金,其中,钛、镁合金目前规模较小,受益航空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最有潜力的合金材料。
其中,金属钛的强度居各金属之首,延展性、耐腐蚀性、无磁性等性能优越,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体育休闲等领域,被誉为第三金属和战略金属。
代表公司“十二五”期间,航空工业对于轻型合金材料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才能确立技术领先地位。分析人士指出,在合金材料领域,宝钛股份与钢研高纳在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受益最明显。
高性能钢铁材料
在新材料领域中值得关注的行业还有高性能钢材,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是特钢需求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据悉,上半年出台的《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 》指明的特种钢铁重点方向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开采、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舰艇、节能环保汽车、特高压电网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预计大飞机、高铁、海工、能源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十二五”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
代表公司目前,前十大特钢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已形成了四大特钢集团,分别是东北特钢集团、宝钢集团、中信泰富特钢和西宁特钢。
功能膜材料
业内人士透露,功能膜材料被列入新材料“十二五”重点扶持专项工程。可以预计,水处理膜、太阳能电池膜、平板显示薄膜、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等领域,将涌现出一批成长前景良好的公司。
其中,在水资源总量控制与水权流转等相关政策下,污水处理行业将成为用水指标的“创造者”,从而将极大扩展污水处理公司的市场空间,进而为水处理膜企业带来增长动力。
代表公司水处理膜相关上市公司包括碧水源 、国中水务 、创业环保 、洪城水业等。太阳能电池膜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广东榕泰 、拓日新能 、南玻A、金晶科技等。平板显示薄膜相关公司包括长信科技、万顺股份、彩虹股份、莱宝高科等。
新型动力电池材料
发展纯电动汽车是世界发达国家追求的目标,我国也把新能源电动汽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应是电池的研发。近5年来,锂动力电池技术日臻成熟,按照其所选用的正极材料来划分,主要有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3种,已被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
锂电池材料具有较高的专利壁垒,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经历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实现产品的成熟稳定。业内人士表示。
代表公司目前来看,股市中新型动力电池材料主要指新能源电池概念。而真正的新能源电池股票,只有6家--中信国安 、德赛电池 、中炬高新 、科力远 、亿纬锂能 、万向钱潮 ,可生产聚合物锰锂电池。
碳纤维复合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碳纤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种重要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其中,以聚丙烯腈为原料的碳纤维占市场份额75%。
券商分析报告也指出,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增长,前景看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或计划建设规模较大的碳纤维项目包括中钢吉炭江城碳纤维、蓝星碳纤维、中油吉化碳纤维等项目。
代表公司从事碳纤维生产的上市公司有中钢吉炭、金发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