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价冲击8000元 基本面主导炒作成推手
随着一年一度用糖高峰的到来,“糖高宗”也卷土重来。数据显示,到目前,华东以及中原等地的白糖现货市场报价已高达每吨8000元,几乎较两年前翻番,期货市场价格在经历美债危机冲击后基本也回到了前期高点。2010年,白糖由于价格持续大涨被戏称为“糖高宗”,如今价格再创新高,“糖高宗”为何如此“难退位”?
糖价两年翻番 涉糖产品多调价
广西糖网数据显示,到本月12日,包括西北、华东以及中原等大部分白糖销售地区现货报价已达到每吨8000元以上,涨幅较大的兰州地区报价高达8100元。“尽管价格基本较2009年翻番,但产销区价格近期几乎每天都在上涨,尤其是中秋节即将来临,市场预期会经历一波需求高峰。”业内人士表示。
实际上,八月初,国家发改委刚向市场投放了本榨季来的第七批储备糖,但市场仍“越抛越涨”,最新成交价也高于历次抛储成交价,再创新高,显示出市场在消费旺季供不应求。
现货的连连新高也推动期货价格异常的强劲。在下半年,尽管先后经历欧洲、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洗礼,但投资者仍发现,大宗商品市场除了避险色彩浓厚的黄金等贵金属表现抢眼外,白糖也毫不逊色。
统计数据显示,在8月1日到12日金融市场受冲击最明显的两周里,跟踪白糖期货价格表现的白糖指数最大跌幅也未超过1.5%,而国内商品市场同期整体下跌近5%,如果加上7月份市场的强劲表现,下半年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价格累计涨幅超过了8.5%,远强于包括铜、铝等其他商品。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糖价上涨也逐渐向下游传递,近期各大商家推出的月饼价格普遍上涨10%-15%不等。上海杏花楼食品餐饮总经理杨培民告诉记者,尽管今年杏花楼大部分月饼并未提价,但月饼生产的燃料、水以及劳动力成本都不同程度上涨,甚至包装材料也出现大幅上涨。
“在杏花楼月饼的66种原料中,有37种原料出现上涨,在未上涨的原料中,绝大多数也都是与去年基本持平,较去年下跌的不超过5种,其中涨幅最大的就是白糖和食用油。”杨培民说,市场白糖价格较去年涨70%以上,杏花楼由于提前采购白糖,才避免受到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
基本面主导 炒作成推手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糖高宗”袭来,连续减产导致的供需不平衡以及消费旺季的叠加是主因,国际市场上对中国需求以及巴西供应因素的炒作也进一步支撑糖价。
“本榨季的产量只有1000多万吨,尽管高糖价抑制了部分消费,但市场预计全年的需求会达到1300万吨左右,市场缺口将超过200万吨。”华泰长城分析师张桑表示,主产区已连续三年减产,国内市场的供需缺口持续存在,尽管加上储备投放以及进口等,市场供需应该可以达到平衡,市场库存下降及储备库存投放后的补充库存需求预期也支撑了市场。
事实上,每年三季度,白糖市场也处于前一榨季产糖将尽、新一榨季糖未出的交接阶段,饮料产量以及节庆备货等使得市场消费处于旺季,即使产量未有明显下降,历年三季度市场价格也较为强势。“旺季的消费以及国庆、中秋双节备货期重叠,白糖库存更显紧张。”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市场对国内影响越来越大。”张桑说,实际上从供应缺口来看,200余万吨的量与去年相比并未显著放大,但今年市场对巴西可能减产以及中国市场预计进口可能会增加持续炒作,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给国内市场提供强劲支撑。
目前巴西是全球头号产糖国,此前由于受天气影响,市场普遍预计产量将下滑,但全球糖市的需求正转向亚洲,尤其是一些国际机构预计中国可能会加大进口,一些分析师甚至预计未来中国市场进口量可能达到300万吨。
实际上,国际市场依然过剩,荷兰银行与VM Group联合发布的报告认为,在2011/12年度,全球糖市场的过剩量预计将会达到783万吨。
价值回归显现 农产品上涨成趋势
除基本面不平衡、资金借势炒作等因素外,值得关注的是,比价效应的显现也成为包括白糖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作物由于产出效益导致的“争地”、农业和工业对劳动力的“争夺”正使得农产品上涨长期化。
“以广西主产区来说,甘蔗种植面积很难再有大幅度增加,由于争地效应,加上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大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白糖上涨应该是趋势。”张桑说,实际上,今年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白糖现货价格始终未能低于7000元,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市场处于比较认同的正常消费。
詹啸也表示,糖价上涨可以说是农产品价格回归正常化的一个体现,由于长期价格被低估,通过比价效应,目前市场的价格正逐渐得到重估。
实际上,不仅是白糖,包括大米等粮食价格亦稳步上涨,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8月1日至7日)国内小包装米零售价格继续上涨,较前一周小幅涨0.4%,其中西安、昆明和厦门大米价格涨幅均超过1%,分别达到1.3%、1.2%和1%。
与此,在前期猪肉价格涨幅放缓后,鸡蛋价格也接过了“接力棒”。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7月份来,全国鸡蛋价格涨势明显,目前价格已达到2008年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六成省区鸡蛋价格在每斤5元以上。
对此,一些专家指出,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是属于“被上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土地价格上涨成常态,政府应着力于加大投入,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改进调控方式,对市场炒作以及趋势性上涨因素分开,合理引导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