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什么时候开始大量使用白银(现货白银时间段)
1、中国古代开始正式使用白银做流通货币是什么时候?
白银正式成为中国古代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所以,很多古装电视剧的导演很不负责任,动不动就在明朝之前的历史中使用银子!靠!
2、黄金和白银开始在我国使用是在什么时候?
金在我国,人们认识并利用黄金的年代最迟始于夏代。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出土有金鼻、金耳环。火烧沟遗址的年代最晚为公元前1600多年,大致与夏代。辽宁、河北等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也出土有金耳环。若从文献上考查,《尚书·禹贡》提到“扬州厥贡,维金三品。”汉·孔安国注“三品,金银铜也。”这就是说夏禹时我国已产黄金和白银。《史记·平书》中有“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的记载,表明司马迁认为我国在夏虞时就开始用金、银作为货币。
3、在我国,白银用作货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明代以前,由于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白银的产量很小,根本无法满足流通所需的数量。到明代时,随着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原先的铜钱货币运输不便,无法适应大批量的流通,必须有一种更贵重的金属货币进行补充替代。而当时由于中国在与西方的多年贸易往来中一直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西方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支付,使中国的白银储备大量增加,最终使的白银成为了普遍流通货币。
4、中国古代什么时候使用白银作为通用货币大规模使用
明代以前,由于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白银的产量很小,根本无法满足流通所需的数量。到明代时,随着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原先的铜钱货币运输不便,无法适应大批量的流通,必须有一种更贵重的金属货币进行补充替代。而当时由于中国在与西方的多年贸易往来中一直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西方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支付,使中国的白银储备大量增加,最终使的白银成为了普遍流通货币。
5、现货白银的走势分为哪三个时间段
与普通股对应的是优先股,普通股是在优先股之后分配利润,所以公司先分掉优先股的股息后才能将剩余利润分给普通股,净利减去分配的优先股股利后就是普通股对应的净损益。优先股的优先权是放弃了一些股票的其他权利换来的,所以它有点像债券与股票的混合体。
反向收购是指通过购买一个壳公司来达到上市目的,假设A是B的股东,甲是上市公司,A先买甲,然后让甲买B就是反向收购。在A买甲时可以采取甲向A定向增发普通股的形式,在购买完成后甲的净利除以A拥有甲的股份就是你那个公式。
6、黄金和白银分别是什么时候被人类发现的?
古代印加人把黄金视为太阳的汗珠, 古埃及的法老坚持要埋葬在黄金这种 神之肉 里 ,圣经马太福音 提及的东方三博士带来的礼物之一就是黄金, 而圣经启示录形容圣城耶路撒冷的街道由纯金制作。 大约是公元前5000年 ,它们和银都存在于地壳的金属层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 ,黄金的挖掘和生产停滞了几乎1000年 ,直到1492年西班牙人发现美洲 ,14世纪把金子视为太阳的汗珠的印加人征服了奇穆帝国 并命令奇穆的金匠为太阳神庙的每一寸墙壁镀上金子。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开采利用银矿最早的国家之一,据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中出土的耳环、鼻环等银质饰品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认识银矿,并且采集、提炼白银,加工制作饰物。进入春秋时期,全国详知“银之山”10处。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中,见有银项圈、银器、银针等随葬品,这充分说明,战国至汉代,不仅能采冶银矿石,而且加工制作银器的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7、白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作为货币的?
第三节 宋代货币与财政的关系
一 财政收支带动的周期循环
货币是因商业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但货币在其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又同国家财政相联系。这是由于国家税收中有一部分是货币,财政支出中也有一部分是货币,,货币的制造发行往往是由国家垄断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不同,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货币同国家财政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相差很大的。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如前所述,宋朝是中国古代靠俸禄为生的人数最多的一个朝代,霏幸禄的人的生沽需要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俸禄中有一定比例的货币。国家要筹集这么多人的俸禄,并严格按规定数额分配给这些人,较便捷的办法是掌握较多的货币,因为货币变转为实物比一种实物转变为另一种实物更方便,而且运输货币一般也比运输实物容易。所以,靠俸禄生活的人多就势必导致财政收入中货币所占比重增加。,宋代的税收不同于现代税收,它里面包含有较大的超经济剥削的成分,因而其数额在社会总财赋额中所占比重也就大大高于现代税收所占的比重,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居地位也远较现代税收重要。据统计,北宋前期(宋神宗即位以前)每年财政收支的铜、铁钱(金、银不计在内)共约2000万一4000万贯,北宋神宗时期,财政收支中的货币比重增加,每年财政收支中的铜、铁钱增为约6000万贯;南宋时期铜铁钱贬值、纸币因数量激增而严重贬值,税收征钱比例加大,这都导致财政收支数额增加。宋代每年的财政收支货币都有数千万贯,有时甚至上亿贯,这样,每年就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货币在封建国家和百姓之间往返运动。这就是说,在宋代,随财政收支往复运行的货币数量是异乎寻常的大的。
就宋代特殊社会背景而言,财政收支推动的货币循环,还会裹挟另一部分货币随之运行。例如纳税者筹钱时总要比实际纳税多置办一些,用于支付手续费(縻费钱)及贿赂收税官吏。由于有些人要借债纳税,到下一年,这些借债者在还债的,还要偿付利息。即是说,还债与纳税往往相伴而行,这也增加了货币循环的数额。,实际上,货币随财政收支往返运动并不是直来直去的,因为向国家缴纳货币者往往并不能直接从官方得到同
样多的货币,官方支出的货币往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回到缴纳货币者手中。我们还应注意到,官方收入货币和支出货币在地域上也存在不平衡性,特别是税收最多是东南地区,而军费支出最多的却是西北地区,这种不平衡性更增加了货币循环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也扩大了货币循环的数量和规模。
二 财政对货币经济的促进
既然宋代财政负担沉重,既然宋代国家管理和财政管理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那么为了有效实施管理,防止有人乘机贪污作弊,就必须实行量化管理。我们可以看到,宋朝财政上的许多定额都精细到一文钱、一两丝、一合米(甚至更细)。实际操作上却遇到困难,粮食有秤量不准确的误差,在运贮过程中又会有水分等的损耗;布帛有长宽重量精粗的差异,又会出现退色变质的损耗;其他实物大抵都有类似问题,这给贪污作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却给管理造成了困难。相比之下,货币大抵较少这方面的问题。,从财政调拨的需要看,实物调拨所受局限较大,如需要粮食的地方要调粮食,而调运粮食很麻烦且费用很高,如果官方恰好没有库存就会出现问题。货币是灵活的,它可以代替任何一种实物,而且可以采取兑换的方法,比调运实物要便捷得多。所以,财政收支的货币化是管理上的需要,特别是简化管理的最有效途径。财政收支货币化既是大势所趋,专卖、税收等的货币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更何况食盐、酒、茶、香、矾禁榷等既采取贸易形式,其收入必然多是货币。而税收折征现钱,也是变相增税的便利途径。所以,官方始终对各种收入货币化持积极态度。
宋代税收中货币所占比重非常大,事实上远远超过了当时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它不是货币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而较大程度上是由财政作为“催化剂”“催”出来的“早产儿”。官方对各种货币收入持欢迎态度,就导致赋税折征现钱的情况较普遍地发生和存在。征税折钱迫使农民出卖农副产品,使这些农副产品变为商品。,征税迫使农民低价出卖农副产品,就给商人谋利提供了较大空间,刺激了其经营的积极性。农民为了减少在收获季节急于出卖农副产品时造成的损失,就必然在平时想方设法集攒一些货币,其主要办法就是从事农业以外的一些经营活动。即如宋人李椿所言“今谷帛之税,多变而征钱,钱既非民之所自出,不得不逐一切之利以应官司所需。既逐一切之利,则不专于农桑。”①这些都导致自然经济的破坏,而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禁榷制度也有促进货币经济发展的功效。农民要得到食盐、茶、矾等这些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禁榷品的物品,过去可以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现在在禁榷制度下,就不得不先出卖农副产品,在获得现钱后再用钱购买。唐代韩愈论官卖盐说“除城郭外,有见钱籴盐者,十无二三,多用杂物及米谷博易。盐商利归于己,无物不取。或从贷升斗,约以时熟填还。用此取济,两得利便。”而官卖盐“令州县人吏,坐铺自粜,利不关己,罪则加身,不得见钱及头段物,恐失官利,必不肯粜。”②宋代的情况也是一样,官府直接经商,为了管理的需要,在出卖商品时,也必然要收现钱。宋人刘宰说“今夫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③卖米是为了纳税、买盐,这种情况的形成,显然同赋税征钱、禁榷制度的推行有直接的关系。.guoxue./economics/ReadNes.asp?Ne ... 34K 2005-3-11
K线图解
- 002815崇达股票 002815崇达技术股票
- 新手炒股入门书籍 新手学炒股书籍
- 我想学炒股 我想学炒股不知道怎么做
- 宏昌电子股票 宏昌电子股票历史行情价格
- 合肥严禁上班时炒股 合肥严禁上班时炒股吗
- 豪迈科技股票 豪迈科技股票分析
- 广发证券至强版v7.0 广发证券至强版和广发易淘金有区别吗
- 光大证券股吧 光大证券股吧最新消息
- 股价从112元跌到3元的股票 股价从112元跌到3元的股票是什么股
- 股指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交易的标的物
- 光大银行股吧 光大银行股吧论坛
- 老虎证券股价 老虎证券股价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 蚂蚁金服股权结构 蚂蚁金服股权结构最新
- 中国联通股票 中国联通股票600050
- 中金黄金股吧 中金黄金股票行情走势
- 中粮集团股票600030 中粮集团股票600030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