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旅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中青旅长期投资价值)
1、中青旅12年到13年的发展情况
详细信息看2012、2013年度年报就可以了,基本情况如下
2012年,公司在“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原则的指引下,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规范是企业发展的保障,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信息技术是企业致胜的关键”的管理原则,
公司业务发展与管理提升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开拓了一条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
规模化的发展之路。报告期内,公司旅行社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乌镇景区业绩再创新高,古北
水镇项目施工建设顺利推进,酒店业务稳步提升,策略性投资继续为公司旅游主业提供有力支
撑,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创出历史新高。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8亿元,同
比增长22.07%;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10.47%。
2013年,公司贯彻“稳健增长、注重质量”的发展总基调,业务发展与管理提升相互促进,
旅游主业和策略性投资并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旅行社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乌镇景区业绩再
创新高,古北水镇景区开始营业,酒店业务稳健提升,地产业务因处于销售尾期结算收入大幅
下降,策略性投资对公司业绩继续构成稳定支撑。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同比下降 9.4%,其中旅游主业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5.5%;公司实现净利润3.2亿元,同 比增长8.8%。
2、中国旅行社 发展景况如何??谢谢 急,,,
拿钱买了固定资产
3、浅论上海的旅行社的经营状况
2007年中国旅游行业年度报告
出版日期 2007年04月
报告页数 140 页
报告字数 10.5 万字
报告价格 人民币 12000 元 [纸介质]
人民币 14000 元 [电子版]
观点提要 报告目录 数据目录
观点提要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保持了全面的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增长3.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增长15.88%;出境旅游总人数为3452.36万人次,增长11.3%。,红色旅游、生态旅游、MICE等专项旅游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动力。
与之相适应,旅游供给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具体来说旅行社业渠道之争加剧,但价格仍是重要竞争手段;旅游饭店业中,饭店集团成为重要势力,创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景点业投资规模逐年提高,度假类景区的异军突起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新情况。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加强了对诚信旅游的倡导,强化旅游文明环境的营造以及对旅游安全的关注。这表明,国家对旅游业的管理更关注行业运行的内部指标,行业管理正逐步向提高效益、优化软环境的方向发展,也说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向精耕细作的现代旅游业纵深腹地演进,
受世界经济形势、奥运效应以及众多大型外交和国际活动等因素刺激,预计2007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仍将保持一定增势,并且这一增势有望贯穿整个"十一五"期间。从投资环境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行业管理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旅游业必将成为新时期的优势产业。
本报告全面归纳了2006年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并通过定量、定性和系统分析,揭示经济、政策变化对行业发展影响,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的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并据此剖析"十一五"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向投资者提示行业的投资机遇与风险。
◆ 立即购买本报告 ◆ 返 回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旅游行业概述
一、行业定义与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一)行业定义
(二)报告研究范围
二、旅游业发展综述
(一)2006年全球及主要地区(国家)旅游业发展概况
(二)2006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综述
(三)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环境
一、旅游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二)国内经济环境
二、旅游业行业规划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四)部分省、市旅游规划
三、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一)旅游业行业管理体制评述
(二)旅游业相关法规简介
(三)旅游业相关政策及其评述
(四)2007年旅游政策法规走势预测
四、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其他因素
(一)交通运输业
(二)人民币升值
第三章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情况
二、入境游市场结构
(一)客源市场结构
(二)收入来源结构
(三)年龄、性别、目的、入境方式和职业结构
(四)各地区接待入境旅游者结构
三、入境游发展特点
(一)外国旅华市场持续增长催生,入境旅游增长模式向质量型转变
(二)散客市场持续增长,成为我国入境旅游的新力量
(三)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逐步拉动内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入境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核心
(二)动力机制不足
(三)对市场了解还不够
(四)旅游产品与入境旅游市场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五、入境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一)预测依据
(二)2007年入境旅游发展预测
(三)入境旅游发展中长期预测
第四章 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情况
二、出境旅游市场结构
(一)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二)出境旅游关注指数
三、出境旅游消费水平
四、出境游发展特征
(一)市场细分渐显
(二)自由行渐成气候
(三)专业分工初见端倪
(四)政府规范出境旅游市场
五、出境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弊端严重
(二)出境旅游消费被严重低估
六、出境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一)出境旅游再掀高潮
(二)旅行社开放有望突破
(三)自由行将扩大范围
(四)台湾游开放有望突破
第五章 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一、总体规模及增长情况
二、国内旅游市场结构
三、国内旅游发展特点
(一)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的调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带动国内旅游的新增长
(三)黄金周持续火爆
(四)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增长
(五)服务接待仍存在大量问题
四、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第六章 旅游市场供给情况
一、旅游市场供给总体情况
(一)企业数量
(二)固定资产
(三)总体经营情况
二、旅行社业
(一)产业规模及产业结构
(二)2006年旅行社业主要发展特征
三、旅游饭店业
(一)产业规模及其增长情况
(二)近几年旅游饭店业发展趋势与变化
四、旅游景点业
(一)投资规模逐年提高
(二)东部景区数量占据绝大多数,新增景区分布趋于平缓
(三)度假类景区异军突起,人文类比重逐渐加重
第七章 专项旅游发展状况
一、红色旅游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二、生态旅游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三、主题公园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四、MICE市场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五、分时度假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对策建议
第八章 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及前景评价
一、旅游业投资现状
(一)旅游投资的定义及其总体情况
(二)旅游投资的特点
(三)旅游投资区域结构分析
二、旅游业资金来源分析
三、旅游业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四、旅游业投资建议
(一)旅游业投资前景判断
(二)旅游业投资机会
(三)旅游业投资风险
(四)旅游业投资方向
第九章 旅游业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
一、旅游业运营状况概述
(一)旅游行业总体经营状况
(二)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
(三)旅游饭店业经营情况
(四)旅行社业经营情况
二、主要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一)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二)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三)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
(四)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五)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 立即购买本报告 ◆ 返 回
数据目录
表12001~2006年世界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
表21994~2006年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表31994~2006年我国旅游事业发展情况(续)
表41998~2006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其增长情况
表5"十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情况
表62006~2010年旅游规划指标体系总表
表7我国当前旅游行政管理体系
表8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排名
表9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表102001~2006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表11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表12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增长情况
表132001~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表142006年入境外国旅游者年龄、性别、目的、入境方式构成
表152006年地方接待旅游者人数情况
表162006年地方接待旅游者天数情况
表17正式开展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一览表
表18我国公民出境游目的地关注度排名
表191999~2006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发展情况
表201999~2006年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及收入情况
表211999~2006年黄金周旅游收入和人数占当年 国内旅游总收入和总人数的比重
表22200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国内旅游接待情况一览表
表232003~2006年我国旅游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表242003~2006年我国旅游企业经营情况表
表251998~2005年中国旅游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表262000~2005我国旅行社发展结构
表272003~2005星级酒店家数、客房和床位数及其变化
表282005~2006年我国4A景区分布及变化情况
表292005~2006年我国4A景区分类别情况
表302006年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情况
表312003年上海浦东新区会展业客户满意度情况
表32社区对展览业影响感知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332003~2005年旅游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总收入情况
表342004~2005年各地区各类旅游企业投资额
表352005~2006年我国4A景区分布及变化情况(分类别)
表362003~2005年酒店规模地区分布情况
表372003~2005年酒店档次地区分布情况
表382005年旅游饭店业和旅行社业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表391996~2001年国内游客旅游目的
表402003~2005年旅游企业经营统计情况
表412006年中期景点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表422005年全国星级饭店经营情况
表432002~2005年中国饭店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表442006年中期饭店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表451999~2005年中国旅行社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表461999~2005年旅行社旅游收入及利润构成
表472006年中青旅经营状况简表
表482006年中青旅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表
表492005~2006年中青旅偿债能力情况
表502005~2006年中青旅盈利能力情况
表512005~2006年中青旅成长能力情况
表522006年首创股份经营状况简表
表532006年首创股份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表542005~2006年首创股份偿债能力情况
表552005~2006年首创股份盈利能力情况
表562005~2006年首创股份成长能力情况
表572005~2006年华天酒店费用、利润情况表
表582006年华天酒店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表592006年华天酒店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表602005~2006年华天酒店偿债能力情况
表612005~2006年华天酒店盈利能力情况
表622005~2006年华天酒店成长能力情况
表632004~2006年黄山股份经营状况简表
表642006年黄山股份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表652005~2006年黄山股份偿债能力情况
表662005~2006年黄山股份盈利能力情况
表672005~2006年黄山股份成长能力情况
表682006年桂林旅游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表692006年桂林旅游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表702005~2006年桂林旅游偿债能力情况
表712005~2006年桂林旅游盈利能力情况
表722005~2006年桂林旅游成长能力情况
图11995~2006年国际旅游接待量
图2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31995~2006年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
图4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及增长状况
图51995~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及增长状况
图62006年各地游客在华花费示意图
图72006年旅华市场结构
图82006年西部省份入境旅游情况
图91995~2006年出境旅游人数及增长情况
图101996~2006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增长情况
图112005年旅游业各子行业固定资产比例情况
图12我国会展展馆分布
4、我国旅行社产业基本现状?请简要叙述一下就哦了,急用!谢谢
一、行业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二、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的发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游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也很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也成为了一个亮点。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1年度,在国内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团和接待达9410.56万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2%,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旅游业务收入为331.3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9.41%。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者1453.64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旅游者总数的16.33%,旅行社组织入境旅游业务收入为150亿元,约占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9.53万人次,占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旅行社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还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2001年底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415.47亿元,同比增长13.55%;负债总额为199.08亿元,同比增长2.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6.39亿元,同比增长26.64%;注册资本金额为130.63亿元,同比增长15.39%。三是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589.8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4995亿元的11.8%,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1%,但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为25.51%,远远大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旅行社行业在GDP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四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度,全国旅行社实缴税金为7.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的0.0466%,结汇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4%,占旅游外汇收入的4.4%。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阶段地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阶段,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在观光旅游产品方面,我国的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最能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这类产品具有垄断性,而且内容丰富,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在世界上竞争的长久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旅行社大力开发了观光旅游产品,使我国的观光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旅游产品参团人员踊跃、经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沟之旅、长江三峡游、西部之旅,云南周末团、海南周末团等。
在度假旅游产品方面,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中国开办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由此拉开了发展度假旅游产品的序幕。之后,又有一批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开始兴办,加上城市周边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较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度假产品体系,家庭度假、乡间度假、海滨度假、周末度假、节日度假己形成比较成型的市场。
旅行社开发的专项旅游产品比较新颖、独特、别致。如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脉络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乡村风情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丝绸之路游、长城之旅、马拉松团、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等几十个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针对入境游客推出了夜游北京、中医保健、北京婚礼等入境旅游产品;中国旅行让总社的出境游产品在国内首家突出个性化服务的分团型旅游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团、“海上生明月”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红色之旅--革命圣地参观团”、高考学生“放飞自我、回归自然”系列团等。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旅游者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华旅游团、亲子团、蜜月团、长者团等。
特种旅游产品近年来发展也很快,形成了品种多样、规模较大的特点。如修学旅游产品、滑雪旅游产品、商务会议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文化体育交流等,外国人来华自驾车旅游今年1-10月经国家旅游局审批的就达到42个团2007人次。广之旅根据旅游的特点,推出了高文化含量的特种团,如修学团、滑雪团、烹饪团、自驾车团、球迷团、音乐欣赏团、科普旅游团等。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出境旅游产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主要出国旅游产品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条线路,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包括东亚、欧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国家。中国旅行社开发的边境旅游产品主要有中俄边境、中朝边境、中越边境、中老边境、中缅边境等旅游产品。
四、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旅行社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多数旅行社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一批服务水平高的企业逐步脱颖而出,成了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强了内部科学管理。大多数旅行社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规规章的,加强了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对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的控制,对地接社的选择与评价、出国领队管理、导游陪同规范、顾客投诉处理、门市部服务要求等容易存在隐患问题的环节加强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对社内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确定涉及服务质量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达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有些旅行社还加强了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
二是旅行社企业重视品牌的树立。“品牌揽顾客、质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广泛影响。如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业率先导入CI,实施名牌战略,采用琅琅上口而又有丰富含义的“广之旅”简称,和让人怦然心动的广告词“广之旅无限风光带给您”,设计了新鲜活泼亮丽的新商标。导入CI后的广之旅不断通过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使“广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01年,广之旅被全国质协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与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并创立了“青旅在线”网站和16家中青旅连锁营业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一批旅行社通过了IS0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并自觉按照标准规程运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标准,投诉率明显下降,顾客满意率显著上升。如国旅总社,为实现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在2000年积极开展了IS09001质量认证工作,明确了企业“诚信、优质、高效、安全”的质量方针,确定了质量发展目标,2000年底顺利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广义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与国际接轨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营业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使游客的满意率大大提高。如广之旅在公司内部推行“五心服务”,即热心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精心的安排、称心的导游、开心的旅程,使游客的满意率达到98.6%。
还有一篇是关于
《外商投资旅行社进入我国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不晓得你要不要??
5、旅游行业未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举措
如果说未来有哪些行业能够保持相对确定的高速成长,那么非医疗产业、旅游产业莫属。而且,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更确定、更乐观。因为医疗产业面临技术更替,技术的每一次突破给医疗行业带来质的提升的,也会带来行业波动。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普药、化学原料药业绩的波动就充分显示出这一点。
近期A股市场出现底部企稳回升趋势,个股行情渐趋活跃。旅游板块随之风起云涌,中青旅、众信旅游、易食股份等个股更是凭借着国庆长假等诸多催化剂出现领涨态势。旅游板块有望成为各路资金竞相关注的品种。
旅游行业的发展相对稳定。一方面,旅游行业主要是受居民收入或者说居民财富的增长变动而变动。在近年来以及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作为全球最为勤劳的中国人民,财富增加是相对确定的。所以,旅游产业的需求端保持着持续旺盛的发展态势。
以往的旅游产业发展曲线图就彰显出我国未来的旅游产业值得期待。数据显示,国内旅游从1984年约2亿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36亿人次,增长17倍。入境游客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1.28亿人次,增长近70倍,从而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居民收入提升幅度的变动,会使得旅游产业出现有层次的变动格局。比如前些年,我国居民对旅游产业产生旺盛购买力的时候,相关企业只是围绕景点作旅游产业文章,在2003年以后,黄山旅游、峨眉山等景点旅游股业绩出现一轮高成长期。但近些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提升,尤其是一些先富起来的居民或者说拥有稳定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对出境游、文化游产生了浓厚兴趣。出境旅游1998年为843万人次,而2014年突破1个亿,增长10.8倍。所以,从事出境游的众信旅游、凯撒旅游的业绩持续快速成长。如此的产业变局,意味着居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将造就旅游产业持续旺盛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已经与旅游产业顺利对接,并持续催生新的旅游商业模式,比如在订票等出行业务方向催生了腾邦国际这样的创业板高成长上市公司,也催生了携程网等挂牌海外资本市场的全球知名旅游商务类公众公司。
与此,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分层的态势愈发明显,旅游产业出现新的产业亮点,比如乡村旅游、农牧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这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提高旅游品质的新载体。旅游业不仅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还给产业内优质企业赋予了新的发展契机,比如三特索道在近期就公布了收购枫彩生态公司股权的公告,枫彩生态已从普通的苗木销售转型为生态观光园平台。在城市周边游、乡村游、亲子游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出行的主要旅游业态背景下,三特索道收购枫彩生态公司,的确将获得新的成长空间。
旅游产业是乐观的朝阳产业,有望给市场参与者提供长线投资标的。其中,从居民收入分层角度来寻找未来的投资机会似乎更能够把握住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就目前来看,出境游、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周末周边游等业态最有可能分享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红利。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6、新华联地产和中青旅地产哪个好?
周2
7、求中青旅(青旅总社)发展史
基本情况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 CHINA CYTS TOURS HOLDING CO.,LTD.
公司英文名称缩写 CYTS
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张 骏
公司首席执行官 蒋建宁
公司总裁 张立军
股票简称中青旅
股票代码600138
股票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作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6日公司创立, 12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现有总股本3.195亿股。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旅游、高科技、风险投资、证券行业的投资;经营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承办国内会议及商品展览,以及高科技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旅游资源配套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业务。
[编辑本段]经营范围及规模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旅游、高科技、风险投资、证券行业的投资;经营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承办国内会议及商品展览,以及高科技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旅游资源配套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业务。
目前,中青旅已达到年接待游客133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45亿元,年创纯利超过1.6亿元的企业经营规模。 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中青旅总资产45.8亿元, 净资产18.7亿元。
[编辑本段]中青旅发展战略
——以资本运营为核心,以高科技为动力,构建以旅游为支柱的控股型现代企业。
中青旅上市十年来,秉承“发展决定一切”的价值取向,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制度、管理机制和公司文化的全面创新,大力推进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旅游主业运行模式的彻底变革。
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创新经营模式,掌控相关资源,确立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青旅将通过市场细分,重塑业务流程,走专业化道路,推动旅游主业发展,成为国际化大型旅游运营商。
K线图解
- 002815崇达股票 002815崇达技术股票
- 新手炒股入门书籍 新手学炒股书籍
- 我想学炒股 我想学炒股不知道怎么做
- 宏昌电子股票 宏昌电子股票历史行情价格
- 合肥严禁上班时炒股 合肥严禁上班时炒股吗
- 豪迈科技股票 豪迈科技股票分析
- 广发证券至强版v7.0 广发证券至强版和广发易淘金有区别吗
- 光大证券股吧 光大证券股吧最新消息
- 股价从112元跌到3元的股票 股价从112元跌到3元的股票是什么股
- 股指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交易的标的物
- 光大银行股吧 光大银行股吧论坛
- 老虎证券股价 老虎证券股价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 蚂蚁金服股权结构 蚂蚁金服股权结构最新
- 中国联通股票 中国联通股票600050
- 中金黄金股吧 中金黄金股票行情走势
- 中粮集团股票600030 中粮集团股票600030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