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转换(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

学习炒股 2023-02-05 15:05学习短线炒股www.xyhndec.cn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 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具体是怎么转换的?
  •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转换的核算
  •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和成本法核算的区别
  • 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方式有哪些
  •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转换的问题
  • 投资收益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 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持投比例上升 成本 改 权益
    ①新增投资日,综合起来查看正商誉or 负正商誉
    综合为正,不调;
    综合起来为负,负在原投资点调留存收益,负在投资点调营业外收入;既有负在上年,又有负在本年的,上年调留存收益,本年的调营业外收入
    ②调总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额=(现可辨认公允-原可辨认公允)×原持股比例
    其中调的留存收益=(原投资收益-原分派的现金股利)×原持股比例
    两者的差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原持股比例)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的变动×原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原持股比例)如2009.3.1是新增投资日,那么2009.1.1-2009.3.1的调此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注或新增投资额日为下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原持股比例,要调增投资收益
    余下的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持投比例 下降 成本 改 权益
    ①卖的时候,售价和账面差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投资收益
    ②出售后剩余部分初始投资成本>原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剩余持股比例,正商誉不调,负商誉调留存收益。
    ③根据购买日到出售部分日的投资收益(要扣除分派的现金股利)×剩余持股比例,调总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额
    其中有涉及到去年投资收益还是按剩余持股比例调留存收益,差额为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注出售这一天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无效的,用不上的

    2、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具体是怎么转换的?

    【追加投资形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
    1、,将原用成本法记录的“长期股权投资”转到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里;
    2、,确认新投资部分的投资成本和入账价值;
    3、然后,追溯调整
    (1)综合考虑初始投资和新投资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分额的差额,以便对其进行调整;
    (2)调整初始投资部分至追加投资期间应确认的净利润损益;
    (3)调整初始投资部分至追加投资期间应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
    【减少投资形成的成本法转权益法】
    1、,确认减少部分的收益;
    2、,将原用成本法记录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的账面价值转到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里;
    3、然后,追溯调整
    (1)综合考虑初始投资和新投资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分额的差额,以便对其进行调整;
    (2)调整初始投资部分至追加投资期间应确认的净利润损益。
    (3)切记,减少投资时,不调整初始投资部分至追加投资期间应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
    如果有需要,你可以给个例题,可以帮你讲解!

    3、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转换的核算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1)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核算
    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企业(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如80%——32%【提示需要追溯调整】
    对于处置的对子公司的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①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②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大于原剩余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如果是小于,需要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份额的情形)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和成本法核算的区别

    当你用权益法核算时,确认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A
    贷投资收益
    A
    接着转换成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X+A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X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A
    成本法里的长期股权投资已经包含了损益法里确认了的投资收益A
    当收到分配的股利时,没有超过确认的部分A就冲减“长期股权投资”
    所以与一开始就用成本法核算超过的就冲减股权投资不同
    不知你明白不?不明白的地方再问我吧
    你是不是考CPA呢?

    5、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方式有哪些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因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其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的方法。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别形成该转换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追加长期股权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
    ,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对于新取得的股权部分,应比较追加投资的成本与取得该部分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据其差额分别调增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当期的营业外收入。进行上述调整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追加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追加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追加投资当期期初至追加投资交易日之间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2、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自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后,未来期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计算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及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份额。
    (二)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当按照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原则处理。除此之外,因减少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应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6、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转换的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1、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当自实际取得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时,按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本制度的规定摊销,计入损益。
    2、 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当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改按成本法核算,并按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其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胜利时,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题中
    1、当年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7至12月份形成的利润,即600 000 (10% + 30%) = 240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240 000元
    贷投资收益 240 000元
    对于1至6月份形成的利润,不确认投资收益,但作为追加投资日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部分,以计算股权投资差额。
    2、由于被投资单位发放的现金股利属于以前年度利润,,投资企业在收到时应当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帐面价值。
    如果题中现金股利100万元在7月1日以后宣告并登记股权的,则
    享有的现金股利 = 1 000 000 (35% - 25%) = 100 000元
    借银行存款 或 应收股利 100 000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 000元

    7、投资收益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投资收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企业(金融)债券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可在“利息收入”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投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投资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借记“应收股利”等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按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本科目。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结转减值准备。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
    (二)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