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迈医学:一创始股东报告期清仓退出

学习炒股 2024-12-30 14:35学习短线炒股www.xyhndec.cn

速迈医学:深度股权调整与内部变革

速迈医学科技,一家专注于手术显微镜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原本计划创业板上市,募资5.08亿元用于扩产和升级的研发中心及补流,却主动撤回了申请材料,终止了IPO进程。

这一决策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股权变动和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大众证券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事项。公司成立时的工商登记持股比例与股东实际约定的持股比例并不一致。一些创始股东在报告期内清仓退出,让人关注他们所持股份的转让情况。

速迈医学的发展历程中,股权结构呈现出了复杂的变化。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初创时,王振明等六位创始股东签署备忘录,约定了设立之初的实际股权结构比例。在工商登记时,部分股东的持股比例出现了变化。特别是作为“外资”股东的王振明,其登记的持股比例与备忘录约定的比例不符。速迈光电的工商登记股东信息与公开信息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引发了诸多疑问:是否存在披露差错?是否存在代持人的原因?以及公司是否存在私下调节持股比例的情况?这些问题的答案尚未揭晓。

在速迈光电的股权变革历程中,一系列股权转让行动引人注目。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李向东、吴园一、何进和王吉龙等股东出资额和持股比例各有不同,构成了一幅多元化的股权图谱(如图三所示)。

在这其中,王振明的股权变动更是引人关注。尽管在工商登记层面,王振明的股权转让有所动作,但至2009年1月,他的实际持股比例并未发生任何改变。这份稳定,似乎在公司的外资转内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图四所示)。

苏州高投的入股与退出过程也颇具看点。速迈有限在2005年6月将部分股权以零元对价转让给苏州高投。三年后,苏州高投将其持有的股份转回了速迈光电。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这一过程,并指出苏州高投的入股和退出并未履行常规评估、备案程序,但这并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得到了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确认。

外资转内资过程中的股权腾挪令人费解。实际持股和登记持股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何原因?王振明的股权在转内资过程中未有实质改变,这样的操作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这些疑问都需要进一步解答。

更让人关注的是创始股东王振明在报告期内的股份清空行动。他在报告期内多次转让股权,直至完全退出。从2020年至2022年,王振明先后与多家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价格差异较大。仅仅几个月后,公司增资价格大幅上涨,这些疑问令人难以平静(如图四所示)。王振明在公司IPO报告期内低价清空股份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股权转让价格差异如此之大?这些问题都围绕着公司历史沿革的迷雾之中。对此,《大众证券报》记者已向迈速医学发出询问函,但至今尚未收到回复。关于公司其他值得关注的情形,我们将继续深入报道。本报记者 王君。

上一篇:下跌势中选金股的的三个绝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yhndec.cn 牛炒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