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学习108:何谓底部从月线看中期走势演化
缠论学习系列第108课】深度解析:底部的奥秘与中期走势的演化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底部"一词总是充满了迷雾。那么,究竟何为底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在缠论的世界里,底部并非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有着精确的定义。当我们站在走势类型的角度,从第一类买点出现,直到该买点引发的中枢第一次走出第三类买卖点前,都可以视为底部的构建过程。如果第三类卖点先行出现,那么这底部的构建则宣告失败。反之,第三类买点的出现,则意味着底部的构建完成,新的行情即将展开。
若从分型的角度理解,底部就是构成底分型的那个特定区间。跌破分型的最低点,意味着底部构建失败;而若能有效站住分型区间的上边沿,那就意味着底部的构建成功,新的行情将随之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并不是在底部的区间上买,而是在区间下探失败时买入,这才是最佳的买点。很多投资者常常在这方面搞混,需要明确这一点。
从级别上看,底部也是有级别的。例如,日线图上的底分型,就对应着日线级别的底部。以2008年8月的月K线为例,要判断9月是否能构建出底分型,关键就在于特定的区间。其中某个点位的得失,将直接决定底部的构建是否成功。
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月线图可能过于宏大,那么周线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本周与上周的对比,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真正关键的日子是下周,能否构成底分型就看这一周了。而要从真正的底部走出,还需要对某个区间的突破进行有效的确认。
从操作的角度看,其实非常简洁明了。任何走势,无论是怎样的折腾,都逃不出底、顶以及连接两者的中间过程这个节奏。在两头的操作就是中枢震荡,只是底部要先买后卖,顶部要先卖后买,这样更为安全。至于中间的连接部分,就是持有。
亏钱往往是因为错误的操作导致的,只有不断反省,才能取得进步。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缠论中的底部概念以及中期走势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