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建仓时在盘面留下什么?主力建仓时盘面有何变化?
主力建仓时在盘面留下了哪些独特的印记?其建仓时盘面又有何变化呢?
从K线图上看,当主力在低位建仓时,股价会呈现出一些特殊的走势。例如,会出现带有长上影线或下影线的小阳线或小阴线。特别的是,成交量主要集中在上影线区域,而在下影线区域则出现较大的无量空体。有时还会出现跳空高开后顺势打下,拉出实体较大的阴线,同时成交量明显放大。但这些成交量随后并未持续,而是迅速萎缩,股价重新回到看似无序的波动状态。
从K线组合来看,建仓初期,当主力开始大量买入时,成交量会显著放大。尽管成交量很大,股价涨幅却不高,甚至出现滞涨现象。随后,在下跌过程中,成交量急剧萎缩。有时,股价小幅上涨后便不再涨跌,成交量虽然不如拔升时那么大,但一直保持较为活跃的水平,持续一到两个月后才开始萎缩。由于主力建仓较多,OBV线会向上。即使主力暂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拉升股价,他们调控个股走势的能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收盘时打压股价。
均线系统在建仓过程中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初期由于分散,持仓成本分布广泛,加上主力刻意打压,股价波动的规律性较差,反映在均线系统上就是短、中、长均线不断交叉起伏。但随着主力手中的沉淀,市场上的浮动减少,当主力持有一定后,往往会降低股价波动幅度,以提亮市场平均成本,减少其他投资者短期折腾。当均线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甚至重合时,主力可能会试盘拔升或打压。由于主力掌控股价,即使盘中波动不断,趋势已形成,反映趋势的均线系统自然长短不一。
在建仓阶段,主力和散户实际上是处于博弈的两端。主力总是试图制造出各种假象,迫使散户在低价时吐出。在底部区域,主力可能会宣布各种利空消息或制造空头氛围,企图使市场产生恐惧心理,积极促使股价下跌。这种下跌与建仓时的图形区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主力在下跌过程中坚定持筹,并持续逢低吸纳,那么股价不会下跌到前期成本密集区以下。一只股票在建仓阶段,这种情况可能会多次出现。但随着主力的增加,振幅会减少。特别是那些振幅很小的个股,更能体现出主力的持仓情况。
主力建仓时在盘面留下的印记丰富多样,从K线图、K线组合、均线系统等方面都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化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准确地判断主力动向和市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