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筹码峰寻找个股短线反弹阻力位
分布与个股短线反弹的阻力位探索
在股市中,分布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峰来寻找个股短线的反弹阻力位,为您的股市投资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一、双峰密集时的超跌反弹阻力位
当分布呈现双峰密集形态时,意味着在成本分布指标上有两个明显的分布密集区域。这两个密集峰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过程和含义。上密集峰通常是在股价处于高位连续横盘整理或放量成交时形成,往往套牢的时间较长,形成中线重要压力。下密集峰的由于建仓成本较低,在快速下跌过程中出现亏损的概率较低。一旦股价跌破下密集峰,这些低位也会出现亏损,对后市反弹同样会形成压力。
当股价经历严重超跌后出现快速反弹时,下密集峰的压力相对较小,容易突破。但一旦突破后,低位实现盈利,加上上密集峰的亏损比例减小,两者共同形成一定的卖压,往往导致股价的短线回落。这两个密集峰之间的位置常常成为超跌反弹的重要压力位置。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重新集中,形成新的密集峰,才具备继续上涨的支撑力。
二、单峰密集的超跌反弹阻力位
单峰密集形态意味着大部分的成本分布在一个价格区间内,持仓成本接近平均成本。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若该密集峰被跌破,则说明大部分投资者出现亏损,此时平均成本线成为重要的压力位置。即使出现超跌反弹,一旦反弹至该平均成本线附近,将面临大量的卖盘压力,短线回调的可能性增加。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整,真正站上该密集峰后,股价才有上行动力。
三、主要密集峰与次要密集峰的超跌反弹阻力位
当分布呈现多峰密集或密集峰不规则时,我们需要分清主要密集峰和次要密集峰的位置。密集峰的高度和位置对后市压力有重要影响。主要密集峰被套牢的幅度越大,对股价形成的压力时间越长。
以金地集团为例,其成本分布呈现多密集峰形态。其中,主要密集峰位于高位,形成长期重要压力。而次要密集峰则在股价反弹过程中首先形成压力。在实际走势中,股价在反弹至次要密集峰后遭遇压力,最终未能突破主要密集峰的重要压力。
通过分布形成的密集峰,我们可以寻找个股短线的反弹阻力位。不同的密集峰形态和位置对股价的影响各不相同,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市场信息,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